低价救命药为何频喊“救命”?
2015年08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近日,一种叫做“放线菌素D”的化疗药物成为热门话题,由于缺货急用,不少患者和医生在微博微信上发布紧急寻药信息。这到底是种什么药,为何陷入断供的境地呢?
现状==== 低价化疗药一支难求
  “我家宝宝还紧急缺少一种化疗药物,叫做更生霉素,也叫放线菌素D,不仅我家宝宝缺,还有很多宝宝缺。”8月4日,一位父亲写的求救信在朋友圈热传,他两岁半的女儿因为罹患肾母细胞瘤正在中山一院救治。在求救信中,这位父亲写道,“如果找不到这种药将使用国外替代药品,近6000元一支的价格将使更多家庭陷入困局,甚至放弃治疗”。
  放线菌素D究竟是种什么药,被这么多人在找呢?据网友“泽之老万”介绍,放线菌素D主要用于治疗滋养细胞肿瘤,这种比较罕见的肿瘤治疗以化疗为主,结合其他治疗手段,对于低危患者治愈率达98%以上,高危患者也可达70%以上,即使是脑转移患者,治愈率也可达50%。在滋养细胞肿瘤的化疗方案中,可以看出,放线菌素D起到了几乎不可或缺的的作用。
疑问==== 救命药为何常见断货?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这些低价救命药?据“泽之老万”反馈的情况显示,此次放线菌素D断货,是因生产厂家浙江海正药业有限公司“企业重组后生产线调整尚需工艺验证等工作”,暂停生产,致全国断货。为何一家药厂停产会导致全国断货?记者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上查询,发现目前生产放线菌素D及注射用放线菌素D的企业总共只有3家。据相关媒体报道,其中一家药厂三四年前已因“销量不好、原料成本过高”停止了生产放线菌素D及相关产品。
  如果说放线菌素D的断货还有“偶发”因素,那么更多的低价药的消失更是拷问着现行的药品制度。早在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协委员戴秀英等就曾在提案中援引调查数据称,对12个城市42家三甲医院临床用药的调查显示,大医院廉价药短缺情况严重,短缺药品数量高达342种。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医药企业家协会会长于明德曾公开表示,廉价药品正以每年几十种的速度消失。
  有网友在微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临床需求量这么小,售价又这么低,这种药基本就是谁生产谁赔,迟早断货。”
呼声==== 拿什么拯救低价救命药
  便宜又管用的低价救命药为何越来越少,有专家分析认为,第一,在“以药养医”的大背景下,低价药利润低,医院和医生没有使用低价药的动力;第二,低价药价格低廉,如果加上销量不够稳定,药厂也会失去生产的动力;第三,以盈利为目的药店,也不愿意向患者推荐低价药,因为相比高价药来说,虽然药效差不多,但低价药显然“没有赚头”。
献策==== 谁来拯救低价救命药的“命”呢?
  微博网友“熊俊-外科医生”建议,此类小众病,大多集中在每个省的大医院,可否提供大数据,请药厂按需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亏损,另外,也可以通过慈善,拨款给药厂,生产这些小利润的救命药。多位网友也认为,对于这类药品频现断货的现象,政府应该出台保障措施。
  事实上,低价救命药频频断货早已有之,保障措施也早已出台。2014年4月,为应对经典廉价药消失情况,国家卫生计生委等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规定对纳入国家低价药品目录的药品,取消针对每个具体品种的最高零售限价,允许生产经营者在日均费用标准内,根据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自主制定或调整零售价格,保障合理利润,并提出建立常态短缺药品储备等相关政策,保障低价药品的供应。当年6月份,卫计委又发布《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采购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强统筹协调,多管齐下确保常用低价药品的保障。而从2015年6月1日开始,国家发改委取消了“绝大部分药品”的最高零售限价。业界认为,可能会给低价药的生产困境带来一丝暖意。
  有业内人士建议,针对临床必需、不可替代、用量不确定、企业不常生产的抢救用药及罕见病用药,应该以省或地区为单位建立此类药品的储备制度,由专门机构及专人负责该类药品的采购、储备及调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