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套公共租赁房昨摇号配租
新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首次纳入保障范围
2015年08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8月18日讯(记者 段婷婷 韩杰杰 赵松刚)18日,潍坊市直公共租赁住房配租摇号仪式举行,本次政府共筹集446套房源,首批195户居民通过电脑公开摇号方式进行配租。据悉,今年潍坊首次将新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保障范围,首批有6人通过审核。
  上午8时许,泛海大酒店一楼人头攒动,符合公共租赁住房实物配租资格的市民陆续通过登记入场。9时,摇号仪式正式启动,195位申请者按照优先对象、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和新就业及外来务工人员的先后次序进行摇号。为保障公平公正,现场通过电脑摇号方式公开进行,并配备公证人员,还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等现场监督。
  记者了解到,这是潍坊市首次组织政府筹集公租房配租,配租对象为符合条件的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群体、新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申请者通过摇号确定选房顺序号,于19日参观保障房,20日、21日进行选房签约,24日、25日凭借租赁合同,去各项目物业办公室领取钥匙,择期入住。租赁合同有效期为三年,每年10月份提报复核材料进行年度复核。
  据悉,为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问题,从2012年起,潍坊市政府共采购了486套小户型商品房作为公共租赁住房,目前已有446套具备配租条件。446套房源分布在7个小区,总体而言,地理位置都比较不错,配套设施也较为完善。2015年市政府又计划了500套房源,据悉已完成政府采购,将陆续推出。
  “与以往不同,本次配租将新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也纳入了保障范围。”潍坊市住建局住房保障科科长王旭辉介绍,上年度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73元、无私有住房、已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且连续缴纳养老保险1年及以上的外来务工人员,及上年度人均年收入低于30973元、无私有住房、具有市区常住户口、未婚、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新就业人员都可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实物配租。
  据悉,在租金方面,60平方米以内,优先对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免收租金,其他低收入保障对象按实际面积收取政府确定的平均价格40%的租金,中等偏下收入、新就业和外来务工保障对象按实际面积收取政府确定的平均价格70%的租金。本次配租的小区根据地域不同,保障对象不同,租金按照每平方米3.2元至12.2元的标准收取,每套房月租金界于200元至600元之间,远低于市场价。而根据住房朝向情况,还允许在基准租金基础上上下浮动,其中北向房屋下浮20%。
  摇号市民正在向工作人员咨询。
  本报记者 孙国祥 摄
相关新闻>>
新就业和外来务工人员申请量少
  据悉,此次参与配租摇号共有195人,优先对象有10人,低保对象36人,低收入家庭141人,中等偏下收入家庭2人,外来务工者5人,新就业人员1人。
  记者了解到,此次新就业和外来务工人员申请数量低于预计数量。工作人员解释,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这一群体对这一政策不熟悉,许多具备条件的未及时申请,再是部分人员劳动合同和养老保险达不到规定条件,正在完善,此外部分人员现承租了市场上的房屋,现实需求不迫切,拟在租赁到期后再申请。
  市住建局王旭辉科长告诉记者,将新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保障范围,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活力和文明程度,可以吸纳更多的有识之士来潍坊干事创业,下一步,还将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并根据需求情况,不断增加保障房源,并且将实施常态化配租,加大分配的频次,不断降低保障门槛,提高保障标准,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让他们在潍坊安心从业。
残疾姑娘蜗居小平房 希望住上温暖的暖气房
  “盼了好多年了,终于可以圆住房梦了,不管选到哪个房子,心里都高兴。”在公共租赁住房配租摇号现场,一直与母亲同居的残疾姑娘李凡意外地抽到了“3号”的选房顺序号,难掩激动心情。
  35岁的李凡目前和母亲居住在坊子区中兴街一个小平房内。小平房加上院子一共才40多平方米,实际住房面积30多平方米,冬天娘俩要烧煤取暖,夏天下雨时房子会漏水。由于身体的原因,李凡一直没有工作,母亲年迈也没有收入,母女俩靠着低保和亲戚朋友的救济勉强度日。
  此次公共租赁住房配租,李凡作为优先对象可以享受免收租金的福利,终于可以圆自己一个住房梦了。李凡说,她对户型、位置要求不高,只希望能够选一个楼层低最好是一楼且活动空间大一点的房子,这对常年坐轮椅的她来说会比较方便,而且还能不时出去活动一下。“如果有暖气就更好了,这样我和妈妈冬天就不用再烧炭了。”她笑着说出自己对房子的期待。
租房15年 房子最大不过10平方米
  在现场,摇号成功的刘洪香女士拿到顺序号后激动地掩面而泣。由于收入低微,15年来她在多个小区租房子住,但最大不过10平方米。
  刘洪香目前租住在松园子小区一个10平方米的单间中。“在外租房这15年来,我住过5平方米的,8平方米的,最多也就10平米。”尽管面积不大,但每月数百元的房租费仍然让她头疼。 
  “收入有限,除了政府给的低保补给外,我还自己做衣服赚些生活费。”她说,这些收入除了负担房租费,还要给孩子交学费和生活费。近两年她的身体不太好,治病花销也不少。这次能分到市直公共租赁住房,能有一个像家的地方,她非常满足。 
  与刘洪香情况相似的还有现居潍棉小区的顾长青女士。46岁的顾女士有一个17岁的孩子,作为低收入家庭人群,这次她摇到了6号。“我想选择奎文区内的房子,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这样对我来说就足够了。” 
住了近八年集体宿舍 终于将有自己的小窝 
  今年潍坊首次将新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就职于潍城区一家外贸公司的吕亚琳就是新就业人群代表,她摇到的是第189号。
  小吕今年31岁,老家菏泽,由于在潍坊上的大学,户口也一并迁了过来。小吕大学毕业已近八年,一直住在公司的集体宿舍内。小吕告诉记者,她从公司门口的公示栏上看到市直公共租赁住房配租消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跟公司的另一名同事报了名。这次能够顺利地通过公共租赁住房配租审核,她也很意外。
  目前她供职的公司位于潍城区政府附近,离单位最近的便是长松路以西、卧龙街以南的渤景湾小区的房子。这是她最想选择的生活区域。有了一个像样的落脚点,她就可以自由地接待家人和朋友。
  “像我这样工作后租房住的年轻人很多,这次政府将我们这类新就业人群纳入保障范围,真是解决了我们的一大难题,也希望往后会有更多这样的优质房源公开配租,让更多人享受到这项福利。”她说。
  本版记者 段婷婷 韩杰杰 赵松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