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剧《大秧歌》背后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海阳饭让“海猫”胖了10多斤
2015年11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大秧歌》主创人员在座谈会后也接受了众多媒体记者的采访,与荧屏上展现的不同,红剧幕后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荧屏上,杨志刚有些能言善辩、贫嘴,生活中的他却沉默寡言。采访中,大家也对烟台、海阳的伙食称赞,海阳的伙食甚至让“海猫”胖了10多斤。“秧歌疯子”在生活中有真实的原型。
>>剧组成员赞烟台饭好吃
  “大秧歌这部戏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播出以后我发现,那是一只胖猫,可能是海阳的饭太好吃了,我在这里待得又久,每天都在一块吃饭,让我自己特别难以接受,现在很多人看大秧歌后说喜欢‘海猫’,我自己是特别不喜欢的。”杨志刚说,他不喜欢胖了的自己。
  “待了7个月,胖了10多斤,主要是脸胖了,我觉得这个有点对不起观众。海猫这个形象是他不满意的,只是说形象,不是说戏。”杨志刚说。 
  杨志刚称,他最近也在减肥,希望把长的肉尽快减下去。 
  剧组中,不止是杨志刚说烟台的饭好吃,导演郭靖宇对烟台的饭也赞不绝口。让郭靖宇称赞的还有烟台的葡萄酒和烟台人的热情豪爽,谈起烟台的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郭靖宇说他很想在烟台定居。
>>从不植入“广告”的导演这次破例了
生活中杨志刚 内向少言
  从《火蓝刀锋》到《勇敢的心》再到《大秧歌》,杨志刚饰演的角色给大家留下的是一个能言善辩、贫嘴甚至是油嘴滑舌的印象,但是生活中的杨志刚与荧屏上的他相距甚远,他说他是一个内向、腼腆的人,平时话特别少,他说每次接受采访的时候都会有些紧张。 
  “我演的很多角色其实都离我很远,比如说‘海猫’的角色,机警、敏捷、张扬、敢爱敢恨,这些都不是我,我个人是一个内向、话特别少、腼腆的人,跟角色相距甚远。”杨志刚说,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都会有些紧张。 
  《大秧歌》刚开始上映的时候杨志刚还有些悲观,不过后来这一感觉慢慢改变。 
  “我这样一个男主演颜值这么低,一个很传统的故事,老百姓能不能爱看。”杨志刚说,一开始他曾表示担心,但是没想到在播了几天以后,天津卫视、江苏卫视的收视率一下子变成了第一名、第二名,首先说明了胶东这段抗战故事老百姓是喜欢看的,也说明创作人员的辛苦没有白费,希望更多的人喜欢这个作品。 
  一直追剧的观众朋友可能会发现,该剧从头到尾没有植入任何产品广告,而导演郭靖宇却告诉记者,一直坚守自己不植入产品广告的他,这次植入了一个贯穿全剧的广告。
  “整个剧中从一开始就把胶东红色文化历史‘植入’了进去,而且贯穿了整个《大秧歌》。”郭靖宇笑称,这个剧不仅将胶东红色文化历史“植入”了进去,而且还将海阳、烟台的城市形象“植入”了进去。
  郭靖宇说,这部戏投资两亿零八百万,开始时,有人跟他建议植入一些商家的广告,但是被他果断拒绝了。 
  该剧原著、编剧夏仁胜告诉记者,细心的观众应该能够发现,整个剧先后出现了“一一四”暴动、运送黄金支援延安、地下医院救助伤员、地雷战、许世友在胶东等真实的红色历史事件,将这些红色历史事件巧妙地融入到了剧中。
>>“秧歌疯子”在生活中有真实的原型
  夏仁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在1998年便和郭靖宇导演合作过《白领农民》。“从那时候开始便和郭导演沟通过秧歌疯子的故事。”夏仁胜说,小时候在他的老家就有这样一个人物,在大家唱大秧歌的时候在一边帮着搭棚、打板、搬桌椅等杂物,自己却除了唱秧歌词话都不会说。 
  “很多唱秧歌的人也从他的羊袄上扯下羊毛,粘到嘴上当胡子,当时那个形象在我心里印象特别深。”正是有了秧歌疯子这样的形象,夏仁胜开始慢慢创作埋藏在自己心中多年的作品,利用这样的作品宣传这片生养自己的胶东热土。 
  而对于大秧歌,夏仁胜更是如数家珍,“大秧歌在剧中一共有6场非常精彩的展现。现在大部分是作为喜庆的形式出现了,但在早些年,那时候都叫斗秧歌,以唱为主,即时唱作定输赢。”夏仁胜告诉记者,大秧歌是分为多种不同类型的,有斗秧歌、喜庆秧歌、杀人秧歌等等,而且根据服饰的不同,类型也是不相同的。 
>>贾媛媛希望把家乡文化推广得更远 
  在《大秧歌》这部戏中,饰演吴乾坤姨太太春草的,正是烟台人贾媛媛,这次她也来到了座谈、签售会的现场。 
  “我的家在烟台,这部戏是在自己的家乡拍的,作为一个年轻演员来说,能在自己的家乡拍戏并且拍摄一部讲述自己家乡故事的戏,对于任何一个演员来说都是特别难能可贵的,我也是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希望通过大秧歌这部戏,能把家乡的文化推广得更广更远,让大家看到的不仅仅是烟台的外在,更多的是它的内涵文化,让更多的人喜欢烟台。”贾媛媛介绍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