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项目采取“以价换量”的策略专家分析,新一轮救市措施将出台
2015年11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专刊记者 刘杭慧

  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楼市做出最新指示,提出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引发业内较大关注。尽管今年以来,限购取消、降准、降息等利好政策频出。一线重点城市楼市回暖,房价上涨,去库存速度加快,但是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库存压力仍然较大。
  部分城市去库存压力,不但没有得到实质性释放,甚至还出现了压力增加的尴尬。同样的问题,在港城的部分区域库存也十分严重,据不完全统计,“金九银十”楼市的不温不火,各项目不同程度采取了“以价换量”去库存的策略,但由于之前一段时间库存积压,市场反应平淡,烟台现有库存量饱和,烟台楼市将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消化现有库存。“金九银十”的乏力,开发商不得不将希望寄托于年底的以价换量,正在持观望态度的购房者,可以考虑年底适时出手。
  对于今年楼市的直观感受,从事房地产销售的张经理告诉记者,“今年整体是个调整年,调整价格,调整市场结构。2015年的年景并没有预期的好,有的开发商销售任务一降再降,勉强支撑,虽然今年出台了一系列的利好信息,但是效果一般,购房者越来越理智成熟,他们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去年实际市场的去化率并不高,只有部分打低价战圈战市场的楼盘面上看还是销量可观,把同板块的对手差点震出内伤。”
  从张经理的观点可以看出,今年是对开发商极具考验的一年。在一线房企与本土房企竞争加剧的市场情况下,面对今年市场的下行,一线房企通过其强大的资金链、全面的产品及良好的口碑,依旧占据着市场主流。万科、万达、中海、保利、龙湖、宝龙、金地等,一线房企的表现更为抢眼些。而对于压力倍增的2015年,本土开发商面临的难题也相对更重。张经理认为,“即将到来的年底,房地产企业首先要做的还是去库存,快速消化库存依然是市场主基调。”
  中央对于去库存的强调,在当前房地产市场库存高企、投资持续下滑的形势下,释放出强烈的政策信号。专家分析,新一轮房地产救市措施将出台,政策将重点关注高库存的三四线城市,包括增加住房需求、进一步降低购房门槛和降低房企融资难度等方面。
  房地产行业经过十年的高速增长,现在已经从以前的卖方市场转入到买方市场,这个过程中,对于综合竞争力相对较弱的大部分三四线城市,虽然一同盖了高楼却仍然因产业发展不够、公共资源配套不足,对周围人口的吸引力有限。
  因此,要有效消化三四线城市的库存,就必须要增强它们对周围人口的吸引力。加快户籍改革是拉动住房消费的一个重要方面,购房落户政策将在更多城市得到演绎和深化。如果没有好的就业机会、良好的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即便有三四线城市的户籍,对周围的农民也无法产生足够的吸引力,随后产业的发展和公共资源的布局尤为关键。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