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逢年过节难得有人来慰问
天上飘着雪敬老院里爱心“冷”
2015年11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1月25日讯(记者 李榕) 连续两天的降雪致使德州气温骤降,敬老院的老人是否能温暖过冬再次牵动着市民的心。25日,记者走访市区多家老年公寓、敬老院了解到,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平时慰问的反而减少了,爱心慰问仍以“重阳节”、“元宵节”等节点慰问为主,慰问周期持续在节点前后5-6天内,养老机构呼吁爱心人士“长效献爱心”。
  25日下午,在德城区爱帮敬老院内,73岁的赵玉荣正在和同屋的老姐妹唠嗑,因为腿脚不方便,遇到阴雨天和下雪天,赵玉荣只能在楼道里溜溜弯,或干脆窝在房间里看电视。“平时基本上一周能有一拨爱心人士来慰问老人,天冷了后来敬老院慰问、做活动的少了,老人们基本上都是自娱自乐。”爱帮敬老院的负责人尹女士说。
  “市民慰问或献爱心仍然是集中在节点上,不会因为气温骤降而增多,反而是天气越冷、路越不好走,来献爱心的略少一点。”德州市社会福利院的工作人员称,重阳节、八月十五、元宵节、雷锋月等节点,来看望老人的爱心人士比较集中,最多的时候福利院一天需要接待5-6拨。“爱心团体预约的时候更希望选择节点当天,实在排不开了只能协调在节前或节后,一般慰问周期持续在节点前后5-6天内。”
  而位于德城区双一路上的一家老年公寓的负责人安女士告诉记者,该老年公寓属于民营,虽然规模不小,能容纳百余位老人,但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知名度也较小,即便是在节日期间也少有社会爱心人士前来看望老人。“团体慰问肯定还要考虑交通、停车等因素。”
  多家养老机构的负责人坦言,能长效献爱心的团体和个人较少,仍是以“节点献爱心”或“不固定献爱心”为主。以德州市社会福利院为例,在众多的爱心团体中,仅有2、3家能坚持“长效献爱心”。“依往年的经历看,接下来元旦、春节会有不少爱心人士来看望老人。希望能均衡一下,平常的时候也能有人来看望老人,只要聊聊天就好。”
除雪
  11月25日,清雪车在政务中心附近的道路上进行清雪作业,当日,环卫部门出动2000余人、30余台车辆对市区主要道路和重点部位进行除雪作业。                 本报记者 马志勇 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