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个部门网上晒“成绩单”
“三民”活动将于12月5日、6日举行,述职报告上网公布,有意见可继续提
2015年11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部分部门的图解版报告一目了然。
     本报11月25日讯(记者 吕璐) 青岛市“三民”活动将于12月5日、6日举行,目前,市民代表选聘工作已经完成,共选聘一万名市民代表。49个部门年终述职报告已上网公布,部分部门还首次增加了图解版工作报告,方便大家查阅,市民可上网提出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等领域的意见建议。
  25日,青岛市“三民”活动市民代表选聘工作已经完成,共选聘了10000名市民代表。选聘采取了两种方式:一是采取随机抽样与单位推荐相结合的方式,选取了9800名代表,主要来自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无党派、工商联,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专家学者、新市民、个体经营者等。二是采取自愿报名、随机抽取的方式,面向社会公开遴选200名市民代表,今年共有630名市民通过青岛政务网报名参加现场述职报告会。青岛市“三民”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按报名人员居住区域由各区市进行审核确认,并根据随机抽选的办法确定了参加名单。
  同时,市政府49个部门的年终述职报告已上网公布,市民可登录青岛政务网等网站进入“三民”活动专题网页查阅,提前了解各部门工作完成情况。记者在青岛政务网“三民”活动专题网页内看到,今年各部门除了晒出部门职能、业务职能目标、工作报告文字版,不少部门还制作了工作报告的图解版,比较直观地展示了今年的工作和明年的计划。
  市民可通过“网上意见建议征集栏目”重点就青岛市“十三五”发展规划、经济发展、改革创新、城乡建设、民生改善、社会治理,以及加强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网上意见建议征集时间截止到12月5日。
教育 幼儿师专 拟完成主体建设
  2015年,青岛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20所,超额完成市办实事项目任务,全市85%幼儿园达到省定基本办园条件标准,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学位达到71%,比2014年增加3个百分点,16.5万名幼儿在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园就读。新建、改扩建中小学45所,建成21所,青岛外语学校等5所寄宿制普通高中即将全部建成并于明年正式投入使用,青岛艺术学校和盲校新校、幼儿师专启动建设。
  市本级安排6.1亿元教育经费,提高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分别提高至900元和1100元。投入1.24亿元,向6万余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奖助学金;新增1.5万个学位,安置14.5万名新市民子女入学。
  2016年,青岛市教育局将重点解决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农村教育薄弱、城镇中小学大班额等问题。启动实施乡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统筹解决新一轮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改造和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力争到2016年底,全市达到省定办园标准和市现代化学校标准的幼儿园、中小学分别达到90%和95%。力争2016年启动10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的新建、改扩建工作,5所寄宿制普通高中正式投入使用,青岛盲校新校、幼儿师专等学校基本完成主体建设。 本报记者 李珍梅
卫生 患者就医 将全市“一号通”
  2015年,青岛市卫计委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市民健康中心、市立医院东院二期和青大附院综合病房楼,大力推进市立医院西院区改造、口腔医院修缮、海慈医院全科医生培训基地等项目,积极规划设计公共卫生中心、八医新院区、眼科医院和五医扩建项目。率先启动了全市居民健康信息服务系统和区域诊疗“一卡通”平台建设,在市妇儿医院上线运行,实现了预约就诊、诊间缴费。
  全市二级以上医院90%的病房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49家医院通过市级挂号平台完成预约诊疗45万人次;启动“送汤药上门”服务,累计送汤药3000余单。
  下一步,卫生计生部门将全面推进医改,取消药品加成,非政府办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范围将扩大至市南区、市北区;完善儿童用急需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遴选第二批儿童用急需短缺药品目录;完成居民健康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数字化医院建设,大型医院按照划区全部接入居民健康信息服务平台,居民就医全市“一号通行”。继续推进医联体建设,推进黄岛、即墨市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试点,适时全面推广;建设100个国医馆,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实现中医药服务全覆盖。
本报记者 刘腾腾
民政 明年新增 养老床位4000张
  25日,青岛市民政局发布2015年工作报告,提出2016年,全市将新增养老床位4000张,适应未来养老机构小型化、社区化、连锁化的发展趋势。
  2016年,青岛市将加大社会救助规范化建设力度,加强低保信息化、规范化建设,落实城乡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推进临时和医疗救助工作,全面实现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完善大救助平台,提高平台使用效率和实效性,实现救助资源、信息、数据共享互通。
  推动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全面落实各项养老政策,全年新增养老床位4000张;适应未来养老机构小型化、社区化、连锁化的发展趋势,推进融合式社区小型养老机构建设,满足老年人就近入住养老机构需求,提高老年人入住机构的宜居舒适度;抓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制定符合老年人实际的服务质量评估标准细则,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大养老服务管理人员、机构(居家)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养老服务队伍能力水平;推进“互联网+”养老方式,运用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手段拓展服务范围,有效满足更多老年人的新型需求。
  起草《青岛市殡葬管理办法》,加大殡葬管理、执法力度。完善24小时流浪救助网络体系,整合全市救助资源,提升救助管理效率。   本报记者 陈之焕
城管 明年计划 新建改建80座公厕
  根据青岛市城市管理局发布的工作报告,2015年,自开展人行道乱停车整治以来,全市已查处人行道违法停车案件5.4万起。明年,青岛市区新建燃气管网100公里,发展供热用户5万户,改造农村无害卫生厕所两万座,新建改建公厕80座。
  2015年,针对市民反映的停车秩序整治问题,青岛市城市管理局研究制定了《青岛市停车场发展规划(2015-2020年)》和《青岛市机动车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办法》,组织开展了人行道违法停车专项整治行动,向全社会公布了133条重点整治路段,查处人行道违法停车案件5.4万起。
  市区新建燃气管网93.7公里,新增天然气用户5万户,基本实现全覆盖。今年开工清洁能源供热项目210万平方米,完工190万平方米,再创历史新高。新增供热面积500万平方米,年底市区集中供热普及率将达到82%。年底将新增污水处理能力近15万吨/日,环胶州湾的12座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城市再生水利用量翻番,胶州湾海域水生态环境有效改观。
  2016年,青岛市区计划新建燃气管网100公里,发展供热用户5万户,推进娄山河、小涧西等污泥处置项目和小涧西填埋场二期、焚烧发电二期等工程,改造农村无害卫生厕所两万座,新建改建公厕80座。      本报记者 赵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