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买卖30多年从来没短过秤
2015年11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宁阳有一对常年和粮食打交道的兄弟俩,他们是泰安金麦香面粉有限公司负责人王长义、王长信。30多年间,群众自愿把粮食卖给他们,因为他们从不“短斤少两”;合作伙伴愿意和他们做生意,因为他们总是“一诺千金”;就连出场车祸,肇事司机也能走成亲戚,只因他们“重情重义”。
  1983年,兄弟俩凑了300块钱拉起地排车,当起了贩粮人。当时,“粮贩子”坑农现象时有发生,但十里八村的百姓都认准了这对实诚兄弟,争着把粮食卖给他们。2005年,二人成立泰安市金麦香面粉制品厂,凭借多年诚信招牌,送粮群众越来越多。兄弟俩还琢磨出“粮食代存”的新渠道,承诺“存量不考虑损耗,保证价格随行就市”,着实让乡亲们得到了实惠。
  为更好守住“舌尖上的安全”,2008年,他们成立金鹤山粮食合作社,通过“基地+农户+企业”的形式,对粮食基地实行统一播种、施肥、管理,从源头上进行管控。原粮比普通粮食高2分钱,近2万农户尝到了甜头。2012年下半年开始,兄弟俩又着手建设年产20万吨优质小麦面粉加工项目,建立了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金麦香面粉又上了个新档次。
  最准的秤莫过于人心,最好的招牌莫过于诚信,30多年来,兄弟俩坚持以信义做人做事。诚信让兄弟俩的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信义”二字却从未丢过,街坊有事应急,客户遭遇困难,村里募捐资助学校、修路架桥,乡里慈善募捐,兄弟俩总是冲在最前面,从不计较回报。
  信义兄弟王长信说,能够上榜,兄弟俩都觉得挺荣幸。还说作为食品行业,他们要继续以更严格的要求做到最好,让全市甚至全省市民吃上放心面,保证大家舌尖上的安全。“保证食品安全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我们也要继续坚持诚信经营,为百姓做好面粉,为市民做好服务。”王长信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