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不抗寒,反易致体温下降
专家:平时宜常做有氧运动,多吃牛羊肉等
2015年12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漱玉平民大药房工作人员在为市民免费测量血压。(资料片)
  漱玉平民大药房工作人员为市民提供肩颈按摩仪免费体验。(资料片)
   本报记者 唐菁
  浑身乏力没劲、食欲不好、手脚总冰凉……进入冬季后,一些老年人就会出现上述的症状,等到春暖花开后,这些看似虚弱的身体表现又会消失无踪。漱玉平民大药房的工作人员提醒,冬季老人有以上症状可能是因为低体温症在作祟,低体温症是老年人冬季常见病,这主要和老年人皮肤老化、消化系统老化等原因有关,老年人切莫将低体温症视为小毛病,预防低体温的发生,关键在气温较低时要加强自我保健和护理,同时多吃抗寒食物。
低体温症和老人 脏器老化有关
  进入冬季以来,市民张先生总是觉得畏寒怕冷,手脚总是凉凉的,时不时的就会觉得头晕眼花,吃不下东西,下半身还有点浮肿。本来以为就是人老了,身体各项机能都下降了,所以耐不住冬寒了,可医生告诉他,他之所以会有这些症状,是因为他患上了低体温症。“冬天,老年人患低体温症的不少,患者会有怕冷、浑身乏力、手脚凉、下肢浮肿、肌肉僵硬等表现。”漱玉平民大药房的工作人员孙振海介绍说。
  据孙振海介绍,低体温症的一个典型表现就是患者体温会低于35℃。低体温症是冬季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人的年龄越大就越容易患上这种病。
  低体温症的患者,往往到了春天时症状就会消失,这种病很容易被患者误认为是人体衰老或是冬季不适应的表现。“在这儿也提醒老年人,如果发现自己有低体温症的症状表现,要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因为对于有些体质弱的患者而言,低体温症不但会引起并发症,还会造成老年人死亡的严重后果。”孙振海解释说。
  “老人患低体温症和人体脏器老化,例如皮肤老化、消化系统老化等原因有关。”孙振海说,人老了之后,身体各项机能都会逐渐衰退。人体皮肤若老化了,对外界气温变化的感知能力也会下降。再加上体内产热量减少,皮肤血管反应能力也会变迟钝,不能较好地自我收缩,人体热量散发过多就会导致体温下降。人上了年纪后,消化系统也会随之老化,胃口变差,吃进去的东西消化吸收不好,人体产生的热量也就减少了。
  而且,人老了大脑功能自然也就比不上年轻时,冬季外界气温变化,老化的大脑就不能及时传递出抵抗寒冷的命令,这也会导致人体体温下降。“还有就是喝酒。一些老年人在冬季很喜欢喝酒,觉得喝酒能增添餐桌上的气氛,还可以起到抗寒的作用。”孙振海表示,冬季喝酒后会让人体体表的血管扩张,加快体内温度的消散,反而会让人体体温降下来。
有氧运动可治疗低体温症
  孙振海说,对于低体温症,积极有效的预防非常重要。首先要注意保暖,老人的居室温度最好保持在20℃左右,睡眠时,床上要采取保暖措施,如使用电热毯、热水袋等。每晚一次足浴可促进血液循环、避免体温过低,长年坚持睡前足浴养生,效果更佳。
  “老年人在冬季应特别注意保暖问题,这里的保暖不但指衣着,也包括家居生活细节。”孙振海说,家人应保证老年人卧室阳光充足,衣被松软厚实。在外出时衣着要保暖,下半身尤其要注意防寒,穿的鞋子最好是保暖、透气性好的。
  孙振海主张老人要多参加一些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种花、养鸟等。“有氧运动可帮助老年人积极预防低体温症。”孙振海指出,像是慢跑、散步、健身操等运动,能助老年人增强心脏和肺部的功能,提高人体对冬季气温变化的适应抵抗能力。孙振海说,即使是不外出,老年人也可在家做一些简单的小运动,像是种花、做广播体操等,都可以强身健体,抵御低体温症的侵袭。
老人可适当冬补,多吃高热量食物
  孙振海主张冬季老年人在饮食上应多吃多食高热量食物,饮食上要适当冬补,增加热量较高的牛肉、羊肉、桂圆等食品,保证机体热量。怕冷的人要有意识地增加富有铁质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蛋黄及木耳等。饮食调配合理,且烹饪稀软一些,有利于老人消化吸收和水分补充。老年人首先要多吃抗寒食物,如吃含碘丰富的海带、紫菜和鱼虾等,因人体缺铁会导致体温下降。
  老年人冬季,但不宜多饮酒,也可食用温性水果,如大枣、石榴、菠萝等。
  孙振海认为食用药粥也是不错的选择。仙灵脾10克、桂枝5克、韭菜子10克,煎煮20分钟,去渣留汤,选粳米100克,放入药汤中,再加入适量的水煮粥,粥熟后,放入适量冰糖,即可食用,趁热喝最佳。另外,这些中药温肾阳益补命门之火,可选用:熟附片、肉桂、北芪、当归、熟地、锁阳、狗脊、川芎、仙灵脾、红枣、炙甘草,水煎服,按患者体重虚实增减其药与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