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婆婆生活都不能自理,炼狱般的磨难下她一直挺着
坚韧农妇苦苦撑起多难之家
2015年12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燕巧荣在照顾婆婆。
     文/片 本报记者 凌文秀 通讯员 张红军                                   
  儿子九年前患病,花了十多万元没治好,至今一直窝在炕上;婆婆为老年痴呆后遗症患者,一刻也离不开人;为省钱,每天只做两次饭……
  一连串的打击没有击垮她的精神,面对炼狱般的磨难,她依然笑对人生,苦苦撑起整个家庭,她就是深受邻里敬重的冠县梁堂镇蔡庄集村一位普通农妇燕巧荣。
儿子再不中用也是娘的心头肉
  见到燕巧荣,很难让人猜出她的实际年龄,36岁的她,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至少大十几岁。磨难让她的脸上过早地起了皱纹,一次次炼狱,让她的头发过早地花白。在她家见到她,她刚刚侍候好大脑炎后遗症的儿子要去前院再侍候脑萎缩后遗症的婆婆吃饭。她匆忙掀开被子,让我们看了看患病九年来一直窝在炕上的儿子。儿子赵培奥自从九年前患病至今,一直窝在炕上,同正常病号不同的是,他的两腿伸不开,一直蜷缩在胸部,怎么用力帮他掰都掰不开。因此,他不能平躺,躺着两腿也是蜷缩着压在肚子上。好在上肢还能够稍微活动,但也不会做复杂的动作。这孩子生的一张娃娃脸,蜷缩在一起的孩子身高大约60公分,体重大约超过30斤,全身上下就是皮包骨头,胳膊腿细得就像麻秆。 
  2005年出生的儿子赵培奥一岁半以前和其他孩子一样聪明伶俐乖巧可爱,一次感冒了在小药铺输了几天液不好,就到县城的医院看病。县医院说是转成肺炎了,可是接连输液七八天一直高烧不退。感觉病情可能要比想象的重,连忙带儿子转到了市医院。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大夫说是大脑炎后遗症,建议放弃治疗,因为这种病治愈的可能性不大,脑细胞已经坏死大部分。燕巧荣不甘心曾经活波可爱的儿子就这么给毁了,东拼西凑了一下钱,就转到了济南的医院。在济南,医生也说,这病即便是看好也是个残疾,何况经济条件不允许。好说歹说,总算入院治疗一个多月。
公爹撒手人寰,日子雪上加霜
  眼看着儿子的病情有了一些起色,家中捎信儿说公爹病危。生死事大,她只好含泪带着病患儿子踏上归途回家照料公爹。
  病魔没有被燕巧荣的孝心打动,公爹经过一段时间抢救后,仍然撒手人寰。两个病号,让这个家庭的日子雪上加霜。 
  大脑炎后遗症的儿子不知道吃饭,完全没有意识,大小便不知道。燕巧荣每天都像时钟,天天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儿子每次吃饭都要好长时间,他不会咀嚼,因为用手给他喂饭曾经把手咬住死不松口,所以改成了只用小勺喂饭。把馒头嚼碎放到小勺上,再一点点送到儿子口中,就水吞咽。因为不会咀嚼,影响了肠胃功能,每天的大小便不知道啥时候,不知道多少次,每隔一会儿,就要掀开被子看看儿子是否大小便,即便这样,大小便在炕上也是经常发生。每到这情况,燕巧荣先把儿子身上的大小便清理干净,把儿子放到温暖干净的地方,然后对被褥上面的大小便进行清洗。往往外面晒的被褥还不到半干,这边就又拉倒上面了。出现这样的情况,燕巧荣用啥方便就用啥给儿子替换上,有时是自己的被褥,有时是自己的衣物。因此,燕巧荣身上常常散发出一股淡淡的屎尿味,自家亲人见怪不怪,可是外人难免厌恶,这也是她家很少有人光顾的原因之一。 
为省钱,每天只做两次饭
  孩子和老人都离不开人,为了给他们尽可能好的照顾,他们家每天只做两次饭,可是吃这两顿饭的时间远远要比正常人家三顿饭长得多。他们一家的眼里,一天天一年年日子永远都是一样的,春节家家户户都包包子吃,他们家想也不敢想。为啥?一没空,二没钱! 
  连续多年为儿子看病,前前后后加起来开支十五六万了,这对于她家来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这病都知道看不好,有好心人劝她放弃,或者把孩子遗弃到医院门口,她不忍心。她说,如果那样,谁知道这孩子还能活几天呀!孩子再怎么不好,也是娘的心头肉,这辈子生死都要和孩子在一起,侍候孩子到老。 
  燕巧荣天生不爱说话,更不愿意开口求人,一段时间给孩子买奶粉没有钱了,就只好用老土法,把面炒熟和奶粉掺到一起给孩子喝。人毕竟不是铁打的,她也有想不开的时候,她曾想通过抱着这个不成人的孩子一起寻短见。可是,转念又一想,自己如果真的走上了绝路,剩下女儿和二小儿怎么活呀!一刻也离不开人的婆婆怎么活呀?想到这些,燕巧荣只能擦干眼泪,笑对接下来的一个个难题。 
  她家的情况,乡亲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都想着帮她家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儿。她家的情况,娘家人更是挂在心上。她娘家娘隔三差五就走五六里地的路到她家看她,她家孩子的衣服都是她65岁的娘来帮她做的。在看病花钱这方面,只要她有要求,爸爸燕风军从不吝惜,即便是出去借钱,也要让她渡过难关。她爸爸燕风军说:“仅给她现金伍仟一次的就好几次了,也没有打算让她以后还,也没有记多仔细。她给孩子看病花这十五六万,我的钱就占很大一部分。我这事儿不但带头出钱出力,还动员其他孩子一起帮她,能帮她出多大力就帮她出多大力,如果不是我们帮她,她可能撑不到今天。”
婆婆不能自理,比孩子还难照顾
  燕巧荣的丈夫赵东升排行老二,他哥哥也是一个老实巴脚的农民。哥俩都没有啥特别的本事儿,都是靠实诚吃饭的人。赵东升的父亲走了没有多久,妈妈也许是年纪大了,也许是思念老伴过度,不知道哪天开始成了老年痴呆后遗症患者,现在一刻也离不开人,生活不能自理。侍候婆婆比侍候孩子还难,大小便不知道还好,她如果在炕上大小便后,用手抹得到处都是,搞得满屋子是屎尿。给她清理起来可是难多了。吃饭同样要靠喂,喂孩子吃饭时,基本上一个人能行。可是,喂婆婆吃饭要两个人一起喂,她吃饭时来回动,一不留神汤水就会撒到炕上。 
  见赵东升家这情况,哥哥实在不忍心再让弟弟家分担照顾老母的重担了。赵东升两口子一商量,话是这样说,事儿不是这个事儿,在养老面前人人平等,都是大人一把屎一把尿养大的孩子,自己没有理由不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这样,赡养老母的重担哥俩个均分,每人十天。 
  上养老,下养小,家里离不了人,燕巧荣两口子都被拴到了家里。不能向别人一样外出打工或者做生意,家里的收入也就是几亩薄田,这样仅能维持温饱,如果想给孩子继续治疗只能在梦里。
命运接连打击下,她挺到了今天
  燕巧荣家里的磨难还远不止这些。生这个大儿子以前,他们夫妻俩都在外地打工,勾画着未来的美好,两口子心里不知道有多美。想不到飞来横祸降临到他们头上,一次意外的交通事故赔偿,象山一样压得他们近乎崩溃。这个交通事故刚刚处理好,儿子便来到人世。在农村,儿子就是家里的希望,看着天天长大的儿子,两人便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儿子一岁半时的一场大病直到现在都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头儿。给儿子看病才说有好转的迹象,公爹又摊上了大病,儿子的病就这样只能先放一边。把公爹的事儿料理完不久,婆婆又得了脑萎缩到现在。 
  十多年来,燕巧荣家里就没有消停过,如果没有坚韧的品德,没有超常的毅力是无论如何也坚持不到今天的。采访中,听着当事人的叙述,不由得不让人对燕巧荣一家由衷地赞叹,为她的精神所感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