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用品“洋”化,折射消费升级变迁
进口商品直销中心济南遍地开花
2015年12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今年夏天,济南一家进口商品直营店的生鲜区晚上依然人头攒动。(资料片)
   文/片 本报记者 任磊磊 
  作为白领阶层的济南市民杨女士,最近越来越喜欢去进口超市逛。她发现济南的进口商品直销中心越来越多了,为保证家人的食品安全,每星期到进口超市采购生鲜食品已经成为杨女士的必修课。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像杨女士一样钟情进口超市、直销中心的济南市民越来越多。遍地开花的进口商品直销中心,既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这些市民的消费需求,也折射出消费升级逐渐从奢侈品向日常消费过渡。

进口商品虽然贵, 还是有市场
  济南市民杨女士对进口商品直销中心有一种特殊的偏爱,源于自己的一次购物经历。
  有一次,杨女士给儿子在一家济南本土的大型商场购买了一款儿童用护肤品。传统超市里,适合儿童使用的护肤品就那几个品种,杨女士给儿子选择了一款自己较熟悉的护肤品。谁知,儿子用了之后,脸上竟然有过敏反应。她立即让儿子停用了这款产品。
  于是,她又去历山路上一家主营母婴产品的超市选购儿童护肤品,转了一圈只看到一些较为低端且不知名的产品。“这样的产品也不敢给儿子用。”杨女士说。
  之后,她在另一家超市内发现了一家韩国进口商品的专柜,里面也有儿童护肤品。她给儿子挑选了一款感觉还不错的产品,使用后效果还挺好。“虽然进口商品的价格并不便宜,不过对那些有一定经济能力的消费者和有小孩的家庭来说,有品质的产品才是首先考虑的因素。”
  而另一位济南市民许先生也是精品超市的拥趸。许先生家里有一个一岁的宝宝,为了保证孩子的饮食安全,他都是到进口商品超市为小孩采购食品和矿泉水。许先生解释说:“其实,我也不是崇洋媚外,主要是国内的饮食安全难以保证,孩子比较小,希望他能吃得健康些。”
进口商品直销中心, 周末能占商场客流一半
  电商的发展,分流了实体商超的客流。如今,除了体验性消费外,纯粹的超市概念越来越被网购所取代。今年,省城济南精品超市的概念在各大商场遍地开花。这些精品超市,主打全球采购概念,主要与各地保税区合作,由保税区提供货源,为消费者提供有品质保证并且价格优惠的进口商品。
  泉城路一家大型商场的三楼有一家主营进口商品的精品超市。在超市里,摆着琳琅满目的水果、零食、奶粉、化妆品等。不少网友对于这类超市有特殊的偏好,甚至超市哪款产品最好、什么时候有折扣等都门儿清。“碱水面包是这家店的特色,我很不懂为什么这么火,去得晚了有时候还会卖没了,口味明明‘灰’常咸,怎么那么多人追捧?”网友“金枪鱼汉堡包”在该超市的网页下如此留言。
  在相隔不远的另一家商业中心里也有一家全球商品直销中心。该商业中心的市场推广部经理刘伟强介绍说,该超市是其商业中心的自营业态,该直销中心每日为商场带来了很大一部分客流。
  “全球直销中心周末的客流占整个商场的一半,而平时该中心的客流也占商场的1/3。”刘伟强以商城试营业期间的数据为例,试营业期间,9月30日-10月7日黄金周期间营业额达到了两百万,平均每天的客流量是2.9万人。

进口商品中,生鲜产品、 母婴用品最受欢迎
  记者调查了多家进口商品超市了解到,日前这些超市中最受欢迎的是生鲜类产品,其中包括三文鱼、牛排、金枪鱼、爱尔兰大虾、红虾、牛奶、进口水果等,另外就是母婴用品也非常受欢迎。   
  而根据济南绿地全球商品直销中心统计发现,济南25岁到45岁的市民是此类超市的主流消费人群,其中以学生、白领以及精英阶层为主。记者采访了解到,这部分人群对价格不是非常敏感,即使价格高一些,但是只要是产品品质有保证,他们也乐于多支出一些。 
  “有的消费者宁可到进口超市选购商品,也不愿购买便宜的国货,这跟中国人跑国外去买马桶盖其实差不多。”中国消费研究专家朱丹蓬说道,在国人消费能力不断提高的今天,国人有能力消费更好的产品,但是中国的产品标准却没有国外产品的标准高,所以国人只好去选购进口商品。
  “这种现象其实也表明,我们目前的供给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山东省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李俭,曾在分析我省外贸形势和相关外贸政策时这样说道。“我们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出口到国外后再进口到国内,就成了香饽饽,这种现象其实很不正常。”朱丹蓬对此表示,从目前中国消费的趋势来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进口商品超市将成为一种趋势。“如果我们迟迟不能提供好的产品,把好的产品留在国内,那么最终只能导致钱都被别人赚走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