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个月大男婴成功“换肝”
苦等两月等来肝源,为青岛接受肝移植年龄最小患儿
2016年01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医护人员在照护病床上的小景。 本报记者 刘腾腾 摄
     本报青岛1月13日讯(记者 刘腾腾) 9个月大的男婴被查出患有先天性胆道闭锁,肝移植是唯一的救命方法,在苦等两个月后,这个幸运的男婴终于等来了合适的肝源。1月12日,患儿在青大附院成功接受了肝移植手术,这也是青岛成功接受肝移植手术的年龄最小的患儿。 
  13日早上,9个月大的男婴小景在经过肝移植手术后,终于醒了过来。经过了9个多小时的手术,小景目前肝胆功能和心肺功能基本恢复了正常。13日下午,记者在青大附院器官移植科的病房里见到了仍然躺在病床上的小景和他的父母。“真没想到能等到肝源,孩子真的得救了。”说起手术的成功,小景的父母宋先生和刘女士难掩激动。刘女士告诉记者,他们一家是诸城人,儿子出生后不久,家里人就发现孩子有问题,“孩子的皮肤很黄,眼睛也发黄,睡眠也不好。”夫妻俩带着孩子到医院检查,确诊孩子为先天性胆道闭锁。“这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疾病,患儿会出现不可逆的黄疸,如果三个月内不及时进行手术,就会逐渐导致肝硬化,最终会危及孩子的生命。”青大附院器官移植科副主任郭源说。 
  要想挽救患病的小景,肝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手段。夫妻俩带着孩子辗转到了北京、天津等地的医院治疗,但是一直没有合适的肝源。“等了两个多月一直没等来肝源。”刘女士说,幸运的是,就在一家人几乎陷入绝望时,1月9日,夫妻俩带着孩子在天津一家医院治疗时,得知青岛有了合适的肝源。11日晚上,夫妻俩带着小景匆忙赶到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一切准备就绪后,12日早上7点多,肝移植手术开始。郭源主刀进行了手术,“婴幼儿的肝移植手术难度相对成人来说要大得多,因为患儿的肝脏非常小,对手术的精确性要求很高,而且患儿的手术耐受力差,对麻醉的要求也很高,同时患儿术后还容易产生多种并发症。”说起手术的难度,郭源告诉记者。幸运的是,经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12日下午4点多,手术顺利完成。
  “这是青岛成功接受肝移植手术的年龄最小的患儿。”郭源告诉记者,虽然手术成功,但小景还要面临感染、排异等风险。“首先新的肝脏能否正常发挥功能,目前来看是成功的,新的肝脏移植后已经成活,但肝移植手术后感染的风险大,此外还可能出现排异的问题,因此还要继续住院观察。”郭源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