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住”进管廊马路不再开膛破肚
2016年02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2月28日讯(记者 张晓鹏) 高3米、宽3米的地下管廊里,集中了电力、通信、给水、热力、再生水五种管线,接新线再也不用给马路开膛破肚。目前,高新区累计完成主次管廊约55公里,今年计划配套约9公里综合管廊,打造全国一流的地下综合管廊。
  地下管廊是将多种管线集中在一个公用隧道,并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新一代的城市基础建设。通过建设综合管廊,无论是检修,还是另接新线,都不用对已有道路“开膛破肚”,能有效避免 “马路拉链”的问题。高新区地下综合管廊从2008年启动规划建设,在25条道路规划地下综合管廊,廊内主要设置电力、通信、给水、热力、再生水五种管线。
  记者在一段管廊内看到,管廊的高度、宽度大约都是3米。在宽敞整洁的通道内,电力、通讯、热力等十几条粗细不同的管道规整排列。廊内还设置了中央控制室和分控站,24小时全程监控。据了解,目前高新区累计完成主次管廊约55公里,综合管廊网络体系已基本建成。
  下一步,高新区将形成“五横三纵”的网格状主干管廊系统,探索将专业管线全部入廊,在具备入廊条件的线段拟将燃气、雨水、污水等共计8种专业管线全部纳入综合管廊,在管廊规模和标准上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