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痪母亲、独居婆婆、年幼儿子一肩挑
黄丽婷微笑面对生活磨难
2016年08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面对接二连三的家庭变故,面对瘫痪在床的母亲和两个年幼的孩子,黄丽婷和丈夫丁熠没有抱怨,而是默默支撑起三个家,走过一个又一个困境,迈过一道又一道坎儿。带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不管经历了多少的苦难与磨炼,他们始终相信,明天又将是充满希望、崭新的一天。

  本报记者 邵芳 
通讯员 于佳 王瑞玲

 
心在,爱就在

  胜利油田东胜公司鑫联采油管理区员工黄丽婷,原本有个幸福甜蜜的家,然而接二连三的磨难,却让这个家一次又一次掉入深渊。2012年,公公突因工伤去世,原本开朗热情的婆婆变得沉默寡言,一直无法从悲痛中走出来,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2015年,小儿子刚出生不久,黄丽婷的爸爸病逝了。妈妈接受不了这个噩耗,再次患上脑血栓,彻底瘫痪在床,生活变得完全不能自理。考虑到当时黄丽婷还在月子中,丈夫丁熠和全家人商量一直瞒着她,直到坐完月子才告诉她。那天,她跪在父亲遗像前痛哭了一场。
  一边是瘫痪在床的母亲和独自一人的婆婆,一边是两个年幼的孩子,对于都是独生子女的黄丽婷和丈夫丁熠来说,除了支撑起这个残缺的家,他们别无选择。从那以后,黄丽婷的生活又多了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照顾两位妈妈。她把多半的时间奉献给了母亲,把更多的体贴送给了婆婆。
  为了一家人在一起相互有个照应,母亲和婆婆搬来与黄丽婷同住。婆婆能帮她照顾大儿子,家里还请了保姆照顾小儿子。不过,7口人挤在70平米房子里,时间久了,生活上有很多不便之处。于是,黄丽婷就在旁边居民楼又租了一套房子,带着瘫痪的母亲和尚在襁褓中的小儿子搬出来,她开始两边跑,既要花更多时间照顾母亲,也要照应着婆婆。
  但这样一来,她和大儿子在一起的时间就非常有限,只有在每天晚上伺候完母亲,把小儿子哄睡之后,她才能抽身赶回家看看婆婆和大儿子。每次,四岁的儿子总是拿着一本童话书,坐在沙发上静静地等着妈妈来讲故事。
  有一次,故事讲完了,儿子合上书本说:“妈妈,你今晚能陪我一起睡觉么?”听到这话,黄丽婷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愧疚,安慰了孩子几句,流着泪跑出家门。但黄丽婷坚信,生活中的苦难再多,只要一家人心在一起,有爱的温暖,什么困难都能挺过去。” 

妈在,家就在

  八月的夜晚燥热难耐,瘫痪在床的母亲迟迟无法入睡。“妈,又不舒服了吗?我再给你捏捏吧。”说着,黄丽婷抱起妈妈坐好,熟练地按摩起来。自从母亲患脑血栓瘫痪在床后,黄丽婷就成了“专业护士”,早晚打针、全身按摩、伺候大小便……她竭尽所能地做着每一件事。
  别看她现在这么娴熟,其实早在母亲生病初期,这一切对黄丽婷来说还都很生疏,甚至有些不知所措。有一次,她把妈妈从床上扶起来上厕所,却忘记了半身不遂的母亲站不稳,松开手转身去拿坐便器,结果母亲重重地栽倒在地上,这让黄丽婷自责不已。从那以后,她发誓一定要好好照顾母亲。
  原本干净利索的母亲,生病之后吃喝拉撒完全离不开人,脾气也开始变得越来越暴躁。虽然还有女婿丁熠,但是像上厕所、换衣服这种事,只能女儿帮着做,照顾母亲的重担更多的落在黄丽婷一人肩上。
  抱起和自己体重差不多的母亲上床下床,对黄丽婷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再多的苦与累都挥之不去黄丽婷对母亲的爱。即使家里请了保姆,每天下班回到家后,她依然是自己动手照顾母亲。只有这样,她才觉得更放心。在她心里,“有妈在,家就在。”

梦在,未来就在

  每当夜深人静,忙活完所有事情,黄丽婷终于能躺下来休息。此时枕边的电话铃声响起,对黄丽婷来说,这是一天中最温馨的时刻。
  “今天家里怎么样,累坏了吧?”丈夫丁熠的声音从电话另一头传来。
  “都很好放心吧,家里的事不要操心,好好工作……”电话这头的黄丽婷,总是报喜不报忧。
  因为单位驻地在潍坊,丁熠只有周末才能回家,家里的大事小事很难靠上。每当肩肘酸疼、后背抽痛的时候,黄丽婷多希望丈夫就在身边,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可以帮帮她,体贴她。可她知道,丈夫是个非常孝顺、工作又很上进的人,她不想因为家里的事情拖累他。生活的困难和两地相隔的距离没有淡化夫妻两人的感情,相反,却把黄丽婷和丈夫的心越拧越紧。两人不仅在生活上相互鼓劲,工作上也是相互鼓励,相互比着学。
  每次一说起小两口,周围邻居都连竖大拇指。黄丽婷却总是笑着说:“困难是暂时的,等孩子都大了,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在她和丈夫丁熠心里,一直都带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不管经历了多少的苦难与磨炼,他们始终相信,明天又将是充满希望、崭新的一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