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
2016年10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雨雪霏霏
  青岛家里临时有急事,一大早赶到火车站。饥肠辘辘。
  火车站对面林立着各种各样的小饭馆。穿过斑马线,正对面街角处有一家永和豆浆。心想这个不错,抬脚就往里走。门外一个中年服务员在不断地招徕顾客,我都上了台阶,铁定是这里的客人了,她急促的声音还追在我的后面指示我进店。我心里有些诧异,永和豆浆还需要这样费心拉客?而且还这样急躁?弄得像是南部山区那些在路边摇旗截车的个体生意人。
  但关注点不在此,也没觉得怎样。
  进到店里,迎面是窗口前的两路纵队,这里是取餐处,点餐要到里面的吧台。这个设置好奇怪,没记得永和是这样的布局。取到餐,是发乌的软塌塌的油条,完全没有精神地横陈在盘子里。心下有些嘀咕,怎么这么差了呢?还不如羊头峪臭水沟畔的早点小摊呢。托盘里也有些脏,有一种未能彻底清理的仓促感和敷衍感。
  因为只有一个人,我找了个最小的桌,在进门处。也没再多想,开吃。吃的过程中,旁边张果老倒骑毛驴一样趴在椅背上的一个男子,一直在对着传向店外的麦克风重复地喊着:永和豆浆,吉祥馄饨;永和豆浆,吉祥馄饨……
  开始我还不以为意。但是他喊得那么执着,又在我的近旁,慢慢地,我就被他吸引过去了。他为什么总是要说“永和豆浆,吉祥馄饨”呢?永和豆浆就很有名,一说基本大家都知道了,为什么总要八个字绑定在一起呢?
  突然有了一丝灵光闪现,这是个冒牌的永和豆浆!
  为什么我会突然有这种灵光呢?比如说,我的名字叫雨雪霏霏,那么,“雨雪霏霏杨柳依依”、“雨雪霏霏今我来思”是不是我呢?
  肯定不是。
  我低头看看托盘,上面赫然印着“ⅹⅹ豆浆”。再抬头,门上是“ⅹⅹ永和豆浆”。我再仔细一看,就更惊悚了。豆浆里还有细细的纤维,不知从哪儿飘进来的。
  继而想起各种山寨货,我很想说的是:做自己,做好自己。
  没有哪个名牌是天生的,各个品牌都是创业者打拼出来的。在别人功成名就时,你袭用人家的名声,用一个似是而非的名字,永远都在别人的阴影下生存。这就像我们在小学时学过的课文“狐假虎威”。别人对狐的到来显示出惧怕,并不是因为狐,而是因为狐旁边站着的百兽之王。别人进你家的店,也并非因为你的货好,而是因为你冒充的那个货好。
  你冒充人家,你的质量却不及人家,有些被蒙蔽的消费者会以为是人家的质量降低了,你就这样为了自己的利益损害了人家的名誉。如果顾客觉得你的货好,那也只是以为他们信任的那家货好,你只是帮助那家品牌增长了自己的口碑而已。在这个过程中,你获得了什么成长呢,除了赚到几个钱?
  徒徒赚到几个钱,而没有声誉的积累、价值的增值,真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山师附小的校训“做最好的自己”,古希腊德尔斐神庙门楣上镌刻的“认识你自己”,都是提醒人们把目光收回自身。总是垂涎别人的成就,致力于模仿,不会有长远的发展。
  想到新闻里曾经看到的“马云假货质量更好论惹争议”。其实假货和真品之间的问题,哪个质量更好,并不是关键;有没有信誉,讲不讲诚信,才是关键。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