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 下
2017年03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孙贵颂
  “媚”是一个多义字,既有褒义,也有贬义。“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媚眼随羞合,丹唇逐笑分”是褒义;而“奴颜媚骨、崇洋媚外、阿谀谄媚、狐媚惑主”等等,则成了贬义。
  媚,本来是形容女子长得漂亮,模样标致可爱,说话细声软语,走路婀娜多姿。然则,为何逐渐偏离本义,滑向了它的反面?想来是媚过了头所致。原本处事落落大方,却非要矫揉造作;原本走路端庄秀丽,却非要来个搔首弄姿;原本声音柔和甜美,却非要弄得嗲声嗲气……于是弄巧成拙,由褒而贬。
  贬义之媚,一般来说,都是下对上、弱对强、内对外。但有时也不尽然。现实生活中,有一种“媚下”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厉害,值得一提或警惕。
  前两天去一朋友家玩耍。他有一个正在读高中的儿子。我进门后,朋友的夫人热情招呼,那个孩子嘴里一半嘴外一半地叫了声“叔叔”,就进屋写作业去了。朋友妻子对我说:“瞧瞧俺小宝,真是又聪明又懂礼貌!”我心想,这么大的孩子,叫个叔叔属于懂礼貌,又何曾谈得上聪明!在我与朋友谈天说地之时,我瞅见他的妻子一忽儿去给儿子倒开水,一忽儿将香蕉、西瓜切成小块插上牙签送进去。真真是殷勤周到,关怀备至。
  我现在混迹于文学界。有一些现象,令人困惑。有的著名作家给年轻作者出书写序,恨不能好话说尽。有一个毫无知名度的作者,写了一部毫无影响力的小说,竟然被某人吹捧为“乃当今文学泰斗,巨作媲美四大名著,实奇才奇人也”。有时参加作品研讨会,一群白发苍苍的老者,一些文坛上的“大腕”,称赞起作者的作品来,真是不遗余力,又是“前途不可限量”,又是“文学界的精英”……一个文坛才露尖尖角的青年作者,其作品被称作“传奇文学的典范”;一本散文小册子,被冠以“中国版的《瓦尔登湖》”。好像文学创作到了这里,基本可以画上句号了。
  以上这些,一时想不起用什么词可以概括,干脆称之为“媚下”吧。
  表面上看起来,媚下者既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又通情达理、提携后学,在单位是位好领导,在家里是位好家长,在文学圈里是位好长者。我们原本不应该说三道四。但从长计议,媚下行为其实弊大于利。
  我不反对以表扬为主,但一定要适当。过多、过滥、过头,都会由好事变坏事。好话说多了,甚至言过其实、盛名难副,很有可能给晚辈或下级造成错觉,认为自己真的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已经具有很强的能力。于是乎,飘飘然,昏昏然,不知其所以然,自鸣得意,固步自封,翘尾巴,张狂起来了。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真是一棵好苗子,其实无需过分爱护,照样能够出落成参天大树。就怕溺爱过头、娇惯过火,最后长成了歪脖子树。到那时,后悔都来不及。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