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牡丹乡
2017年03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振江
  春节前,家乡菏泽一位友人给我带来几盆含苞待放的牡丹。这有“国花”之美誉的花往我刚搬的新家里一摆,不仅清香扑鼻、乡情四溢,还平添了些许高雅而浓香的年味儿。这种过去在谷雨才能在故乡的田野里看到的红花绿叶,着实让拜年的客人们羡慕了一番。
  说起家乡的牡丹,我并不生疏。爷爷从乡党委书记的位置上退下来后,在紧挨村子西北角的大队林场里安度晚年,林场东边的牡丹园便成了我和小伙伴们的“乐园”。每到春暖花开时节,这里怒放的牡丹便引得一大帮学龄前后的儿童们嬉闹。硕大的鲜花在不经意间熏陶着我们这些农家子弟。建国前就加入党组织的爷爷以亲身经历讲述的诸如“刘邓大军过黄河”、“淮海战役忙支前”等故事,着实成了我们这些晚辈的“政治课”,至今想来仍觉深受鼓舞。
  知道本村之外的牡丹园时,我已是高中学生了。此前,父母把我们看得很紧,所以,大多数同学差不多长到同父母比肩了,几十里外的县城还是陌生的世界。我们高中毕业那年,班主任老师兑现了带我们去菏泽看牡丹的许诺。在那里,牡丹不是一棵棵养在盆里,而是生长在广阔的原野上,万紫千红,道路两边,村前屋后,满眼里怒放的鲜花:红牡丹、黄牡丹、黑牡丹、白牡丹争相开放,好一派幸福繁荣的人间仙境。
  我国栽培牡丹的历史可上溯到南北朝时期,到了唐代开始繁荣起来。观赏牡丹是人生乐事,历代诗人留下许多歌咏牡丹的诗词。唐代诗人李白在《清平调》中写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刘禹锡在《赏牡丹》一诗中说:“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宋朝大文学家苏轼也有“一朵妖红翠欲流,春光回照雪霜羞”这样赞美牡丹的诗句。以牡丹为题材的诗词歌赋、民间故事脍炙人口,数不胜数。
  菏泽花农积多年之经验,选择地高土松排水好的地块种植,并不断推出新品种。如今,菏泽牡丹已拥有5万多亩的规模,而且可以做到冬季观花、四季有花。这种反季节开放的牡丹花,远销国内外。
  今年乍暖还寒的季节,我驱车回到了故乡菏泽。万亩牡丹园里,勤劳的花农正培土、浇水、施肥,精心打造着一个即将到来的花季。此时,军人情结却驱使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落成不久的冀鲁豫革命纪念馆。这里的陈列记述告诉人们:1927年这里就建立了党支部,点燃了革命的火炬。抗日战争时期,罗荣桓、杨得志、杨勇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长期战斗在菏泽地区,发动群众,抗击日伪,开辟了鲁西、鲁西南抗日根据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给坚持抗战的鲁西南人民以鼓舞。1946年7月,解放战争一开始,刘伯承、邓小平同志率领晋冀鲁豫野战部队,在菏泽县大扬湖战役、龙逢战役和鄄南战役中给敌军以沉重的打击。1947年7月刘邓大军突破从东阿到临濮三百里黄河防线,发动了声势浩大的鲁西南战役,28天歼敌9个半旅,接着越过陇海线,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大反攻的序幕。8月,陈毅、粟裕同志领导的华东野战军出击鲁西南,在菏泽县沙土集一战,全歼敌五十七师,不但迫使敌人由疯狂进攻转为防御,而且有力地配合了刘邓大军在大别山作战。
  在这块广袤无际的大平原上,一泻千里的黄河滚滚东流,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赶来相会。那艳若蒸霞的牡丹花朵,凝聚了菏泽人民的勤劳,也渗透着革命先烈的血液。正因为这样,牡丹才有了长开不败的底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