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城职专支传莲:
在家孝老爱亲,在校爱生如子
2017年03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片 本报记者 李飞  

她是山东省
“孝老爱亲之星”

  支传莲今年48岁,是历城职业中专的一名语文老师。在学校里提起她,同事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而在校外,她也是声名远扬。
  山东省“孝老爱亲之星”、“济南市好人”、“历城区好媳妇”、历城区“孝老爱亲”道德楷模,这是近年来支传莲获得的系列荣誉。她所在的家庭也被授予“历城最美家庭”称号,被济南市妇联评为“济南市文明家庭”。2016年12月30日,又被历城区政府授予“历城区首届文明家庭”。
  支传莲孝老爱亲的故事打动了很多人。二十多年前,她与未婚夫定亲后不久,就传来未婚夫的父亲身患癌症的噩耗,当时就有人劝她放弃这门婚事,但面对爱的承诺,她选择了坚守,尚未过门就到老人膝前尽孝。
  婚后支传莲的公公和一位大姑姐过世,沉重的打击让婆婆身心憔悴、几近崩溃。虽然自己家的住房只有十几个平方,但她毅然把婆婆和小叔子接到家里悉心照料,婆婆的身体和心情才慢慢好了起来。同事韩东刚说:“房子虽小、人口虽多,但是支老师一家都其乐融融,让老师们非常感动”。
  二十多年来,支传莲对婆婆无微不至地照顾和悉心照料,让他们成了无话不谈的亲娘俩,老人吃水果,她总是先尝尝酸甜,把甜的留给老人;婆婆上了年纪,不愿意出门理发,支传莲就做起她的专职理发师。
  多年来,支传莲对家庭的真情付出和勇于承担,让这个家庭从崩溃的边缘,到现在的其乐融融,她的事迹一时间传为佳话。退休教师李焕友称赞她说:“在孝敬父母这方面是教职工的榜样,在处理婆媳关系这一方面,也是我们全社会的榜样,值得学习。”
  支传莲老师说,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老师应当把这种传统美德传承下去。“因为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如果我们做得好,我们的孩子照样也会做得好,所以用心去做,为社会传播一种正能量,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有的一种行为。”
让学生从自卑走向自信
  对待家庭坚守爱的承诺,对待学生同样如此。支传莲1990年参加工作,从教27年,当班主任十几年,爱生如子,以高尚的师德赢得了师生、家长的赞誉。
  1993年刚结婚7天婚假都没休,她就从历城区柳埠镇一所小学调到历城职专从事语文教学,2000年开始担任班主任。职专的学生与普通中小学的学生不同,支传莲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远比学习成绩更重要。于是她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心理学,并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
  “我发现有些孩子的心理问题大多来自于人际交往方面、家庭因素以及性格方面,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于是,支传莲就对症下药,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疏导学生心理问题。
  “先成人后成才,我有责任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承担社会责任。”支传莲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举了个例子,2013级机电专业有一名女生,刚进学校就显得心事重重,表情很木讷,明显不喜欢学校生活。于是她就主动接近这名学生,和她聊天谈心。“原来她的表现源于家庭环境,她是家里的老大,很要强,但又总觉得自己没用,没有自信,压力很大。”
  支传莲决定帮她,她刻意去寻找她身上的闪光点。很快她发现这名女生喜欢朗读,就积极鼓励她,并让她发展朗读特长。“逐渐他从朗读中找回了自信,也开始爱学习,爱学校生活,后来变化很大,现在已经上大专了。”支传莲说,“这样的学生以后走向社会,作为老师也放心了。”
  赏识教育,像对自己孩子一样对待学生,是支传莲管理学生的法宝。曾经班里有一名爱抽烟的男生,长得又黑又瘦。经过谈心她了解到,这名男生家庭贫困,父亲靠送牛奶养家,母亲身体不好。“你抽一盒烟,你爸爸得给人家送多少牛奶啊?”支传莲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后来她说服这名男生去体验父亲送奶的工作,并想方设法帮他戒烟。“送了半天奶你就嫌累得慌,你父亲可是每天都这么送啊。”支传莲的一番话让男生泪流满面,最终戒了烟。“毕业以后过年过节都给我打电话,感谢我当年对他的帮助。”
  2016年3月份,支传莲因子宫肌瘤做了个大手术,但她休息了不到两个月,就回到工作岗位,并在学校最需要的时刻毅然决然地承担起两个春考班的语文教学任务,一直到现在。“学生需要我,我也离不开学生。”支传莲说。

  有这样一位教师,从教27年,当班主任十几年,爱生如子,以高尚的师德赢得了师生、家长的赞誉;对待家庭,她同样坚守爱的承诺,视婆婆如生身母亲,与丈夫一起支撑起家庭的重担,演绎了一段孝老爱亲的感人故事。她就是济南市历城职业中专教师的优秀代表支传莲。

▲支传莲老师在上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