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德23年,他把科研团队带到山大
“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张友明申请重新加入中国国籍
2017年05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友明在接受记者采访。 本报记者 郭立伟 摄
     张友明是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1994年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博士学位,德国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旗下基因桥(Gene Bridges)生物技术公司首创者之一。在德国生活23年,张友明放弃德国国籍,回到中国,同时带回了自己一手栽培的科研团队。张友明现任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本报记者 郭立伟 
实习生 陈诗佳      

回来为国做点事
为父母尽点孝

  2013年7月,张友明不顾朋友的劝阻,终于如愿回到了阔别23年的祖国。次年,他的夫人也从德国回国。2016年,张友明的两个女儿申请回到中国读大学。2013年3月,张友明作为高级杰出人才被山东大学引进,被聘为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自此,他辞去在德国自创公司首席科技官的高薪工作,全职加入山东大学,并于2014年被遴选为国家第十批“创新千人计划”特聘专家。
  “很多人都对我这个行为表示不解,其实真没什么。我们那个年代,我上大学都是国家培养的,国外虽然条件优厚,但就想回来为国家做点事儿,为国家尽点忠,为父母尽点孝。”今年53岁的张友明随和又平淡。
  张友明说,在2000年左右,留在德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取得德国国籍更是难上加难,概率只有5%-10%。能入德国籍,主要还是由于他的科研成就。
  现在,张友明努力做的却是重新加入中国国籍,有关部门已批准了他的申请。其实,他在2005年左右就想过要回国,“当时中科院某个研究所招所长,我就很想回来,但那时女儿太小了,德国规定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必须由父母陪同”。2013年,张友明回国后,夫人仍留在德国陪女儿。次年,夫人回国,大女儿照顾小女儿,直到2016年小女儿高中毕业。现在两个女儿一起随父母回国,一个在山东大学中文系,一个在泰山学堂读书。“在德国,我们在家里都说中文,所以孩子们回国读书没有交流障碍。”张友明说。
培养的博士中
最优秀的三个是山东人

  “我是湖南人,一直觉得湖南人跟山东人性格很像,直率、坦诚。”张友明说起对山东人的印象,禁不住开怀大笑,“山东人非常优秀,我在德国培养的博士生中,三个最优秀的都是山东人,踏实、肯干、直率、爽朗,其中有两个跟着我回国做研究了。”张友明的母校是厦门大学,回国时差一点就去了南京的大学。
  “从国外回来的人,非常看重人文和环境。”张友明说。在2013年以前,他从未来过山东,但“孔孟之乡”的文化底蕴一直吸引着他。而且,张友明对青岛的开放化、国际化环境也十分向往。“德国与青岛有历史渊源,我在德国读大学,德国人基本都了解青岛,经常会接触到一些‘青岛情结’的德国人。”回国时,在与南京的大学签约之前,听到山东大学在招聘院长,他就在多方推荐和努力下来到了山东大学。
  选择山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山东大学有一个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正与张友明的专业相关。
为山大招揽人才
“拐回”德国邻居

  “我把我在德国的邻居也‘拐回’中国了,他现在担任山东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副院长。”张友明风趣地说。张友明向当时已经任德国萨尔州大学(University of Saarland)教授的郭炅介绍了自己回国的情况,借着邻居之便大力动员劝说,在其不断努力推荐下,郭炅也于2014年举家回到了中国,在山东大学全职工作。在此之前,郭炅一家已在德国生活了将近18年。郭炅目前是山东省泰山海外特聘教授,在算法理论的基础研究及计算生物学和社会选择学等方面有独特建树。
  张友明回国后,看到比较欣赏的科研人员,就会以身说法,积极为山东大学招揽人才。德国学者艾德铭(Ralf Altmeyer),以前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所长,在病毒致病机制及抗病毒药物方面研究颇深,他的团队成功地在中国转让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儿童手足病毒药物。
  在上海四年任期满了之后,经过张友明劝说和引荐,艾德铭最终选择到山东大学工作,现任山东大学-亥姆霍兹生物技术研究所执行所长。
  张友明在回国时,也带回了7名自己培养的博士生。他们现在都在山东大学张友明的科研团队中。其中一位,回国一年刚32岁就评上了博士生导师。另外一位,刚刚申请泰山学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