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年华奉献给山区的孩子们
撑起乡村教育一片天,北宅最美教师展风采
2017年12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崂山区北宅街道素有樱桃之乡的美称。在这里,有这样一群教师,他们敬业爱岗、尽职尽责,是孩子们的老师,更是他们的朋友,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出最美山村教师之歌。
心里永远装着爱和责任 崂山区林蔚小学 蓝恭秀
  接触过蓝恭秀老师的人都打心底认可他是一名淳朴的乡村教师;了解他的事迹的人又都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在子女眼中,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父亲,在同事眼中他兢兢业业,在学生眼中他亦师亦友。
  蓝恭秀从教33年,当了27年的班主任。他所在的学校是山村小学。朴实憨厚的老百姓满怀希望地把孩子交给了他,他尽全力去实现家长们的愿望。蓝恭秀平时注重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学生眼中的“百科全书”。他自费订阅各种教学杂志,课前查阅教学资料,认真备课,争取上好每一节课。专注+执着,使得蓝恭秀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每年接手一个新班级,班里总有几位基础差、学习吃力的孩子。这些孩子便是蓝恭秀特别关注的对象。课堂上,蓝恭秀为他们创造回答问题的机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下午放学以后,大部分学生都走了,蓝恭秀还留下来辅导这些孩子,最后再把学生送回家。
  双休日,尤其在冬天农活少了,蓝恭秀便把同村的几个后进生招呼到家里来辅导。周一到周五去学校上课,周末又在家里免费给学生“开小灶”。蓝恭秀的行为招来了家人的不理解。可他说:“总不能对那些没有学会知识的孩子视而不见吧?”他放弃不了的是那颗教书育人的责任心。
  他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关注学生的做人及成长。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要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早晨他一般都是全校第一个到校,做课前准备,打扫卫生。班级的卫生区里总能看到他和学生们一起忙碌的身影。他还注重与家长沟通,共同教育孩子,确保孩子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扎根山区小学33年,她爱生如子爱校如家 崂山区惠特小学 李秋芳
  从1984年踏上教育工作岗位以来,今年53岁的李秋芳一直在农村大山里工作。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春秋。33年来,每年都担任班主任的李秋芳,以爱为桥,倾心教育;以校为家,勤勉工作。  今年秋季,李秋芳继续担任六年级班主任工作。她的班级有3个特殊的学生,情况特别严重的一个男生叫小森。刚入学时小森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手脚不灵活,基本不能自理。于是,李秋芳给予小森特别的关爱,耐心地培养他的生活自理能力。经过五年的努力,小森进步很大,肢体动作比以前协调很多,基本的话语也可以表达清楚。还有一名女生叫小冬,家里直系亲属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李秋芳利用课余时间,帮她洗脸、洗头发。
  对李秋芳来说,班级就是她的家,学生就是她的孩子。在学校里,她常走进学生群里,与他们交流。
  惠特小学特别注重师资培训。虽然李秋芳年龄较大,教学任务辛苦繁琐,但她积极参加教师培训活动,有一颗活到老学到老的心。今年李秋芳还报名参加了崂山区公开课数学组选拔活动,最后以第五名的优异成绩入围,并成功举行了“区公开课”,受到一致好评。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每年的各类数学质量调研活动中,李秋芳的班级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做内心充实,品行高尚的老师 崂山区第十一中学 许兆燕
  许兆燕,青岛市崂山区第十一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青岛市拔尖人才、青岛市学科带头人、山东省特级教师,新疆自治区优秀支教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从教32年,担任21年班主任。如今众多荣誉加身的许兆燕依旧不忘刻苦自学、为学生呕心沥血。
  从中专生成长为一名素质全面的教师,许兆燕靠的是自学,勤学不辍。为不断提高知识业务能力,教学之余,许兆燕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教育教学论著及语文教学杂志,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写了许多“下水文”、教学随笔及教学论文。2016年,许兆燕出版个人专著《为师三十年》,这是她30年教学生涯的真实记录。
  为更好了解学生心理,为自己的教学及班主任工作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许兆燕自学心理咨询师课程,为学生排解心灵困惑。
  2013年11月起至今,许兆燕因患溃疡性结肠炎5次住进医院。为了不耽误工作,两次病情复发时,许兆燕也坚持到假期再住院。2017年上半年,刚开学时许兆燕又遭遇病情复发,但考虑到学校实在没有多余的语文老师,为了两个班的孩子,她一直带病上班,直到学期末全部的课程结束。
  许兆燕以高尚的师德严格要求自己,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无论在工作岗位还是大家庭里,为人师为人女有口皆碑。

心系学生,为孩子撑起一片爱的晴空 崂山区凤凰台小学 刘玉珍
  刘玉珍是崂山区凤凰台小学一名优秀教师。自1996年从黑龙江调入崂山区凤凰台小学,49岁的她已经在教育这块沃土上辛勤耕耘了21个春秋。
  二十多年来,刘玉珍对学生充满仁爱之心,“金凤凰”要爱,“丑小鸭”更要爱。工作中,她喜欢优生,也很关注学困生,对于暂时的学困生她倾注满腔爱心。她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打成一片,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摸清每个孩子的脾性,在孩子的喜怒哀乐中把握学生的思想发展动态,因事因人施以关怀帮助,给予教育引导。在密切的接触中,她和班上的同学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自工作以来,刘玉珍一直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教学改革之中。为了改进工作,她求教于名师和身边的同事。在课堂教学中,她强化学法指导、自主探究;注重优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媒体最佳功效。教学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究、交流、讨论中学习知识。她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学生很爱上她的课堂。
  在新课改理念的引导下,刘玉珍转变教育观念,坚持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每天都抽出时间阅读文学名著。她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获国家论文一等奖、“全国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获一等奖。
  二十多年执着坚持。刘玉珍用真心、爱心和责任心,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种子。她以一颗智慧之心,仁爱之心,包容之心去拥抱事业,拥抱孩子,让孩子积极快乐,阳光自信的茁壮成长,为孩子撑起了一片爱的晴空。

爱洒操场 情倾体育 崂山区华楼海尔希望小学 苏元波
  崂山区华楼海尔希望小学的苏元波,是一位普通的体育教师。从教二十多年来,他牢记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严格要求自己,工作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倾注着全部心血。多年来,他用自己的丹心换真情,谱写着平凡灿烂的人生。
  作为一名教师,苏元波始终牢记“不会科研的教师不是好教师,没有科研的教学不是高质量的教学。”在努力做好教学、训练工作的同时,他把自己的精力用在继续学习上,不断提高自己,取得了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历。
  虽说是一名体育老师,但对待每一堂课,苏元波都花了百分之百的心思。在二、三年级体育课教学中,他将教材融入各种游戏来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提高学生运动兴趣。每备一堂课前先备场地,再备器材,然后活用场地器材来备教材,他的课堂教学已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他热爱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师生关系融洽。
  苏元波还负责校田径队的训练。在山区乡村小学,受众多客观因素的影响,要取得好成绩有很多困难。针对这些实际情况,苏元波对学生们进行了深入研究,对症下药,形成了一套适合学校学生的特殊训练方法。有一年苏元波带领学生参加区、市的比赛,为了取得好成绩,他制定了好多套训练方案;为了不耽误运动员的训练,克服了好多困难,没有向学校领导提出一点特殊要求……辛苦的付出终有回报,最终,他所带的这个团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有的学生还打破了记录,为学校争了光。
扎根山区 无私奉献 崂山区第十中学 曲兆平
  自从师范学校毕业以来,曲兆平在崂山区北宅街道已经工作了整整30年,并且连续担任26年班主任工作。“能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北宅的教育事业,我无怨无悔。”曲兆平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每当看着一届届的学生合格地从学校毕业进入高一级的学校学习,他的内心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在平日的工作中,曲兆平经常深入到学生中,与他们拉家常、交朋友,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并运用自己幽默的语言艺术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曲兆平认为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非常重要,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自己首先必须做到。如:校园集体舞的排练、卫生打扫、窗帘破了及时缝补、各种比赛献计献策等,这些他都亲自参加。
  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接受良好的品德教育,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为此,每次的班会,曲兆平都会选择两名学生主持,全班同学都轮流当一次主持人。学生通过搜集材料、制作课件等准备工作,不仅锻炼了能力,也受到了良好的品德教育。
  曲兆平还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他的班里,有几个学生学习基础薄弱、课堂上无所事事。不过,在曲兆平看来,这些学生虽然学习差,可他们也有许多优点,如:有的会绘画、有的篮球打得好、有的能做一手漂亮的手抄报。为此,曲兆平积极给他们创造机会,每当他们获得了一项荣誉,就及时表扬、鼓励。在此基础上,通过个人谈心、与家长交流等进一步端正学生的思想态度,树立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的转化工作也就水到渠成。
  扎根山区、无私奉献、热爱学生、工作敬业……三十年来,曲兆平所带班的成绩都名列前茅,有数届班级获得了崂山区先进班集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