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战8》全球票房第一,但国内票房输给了《前任3》
电影的竞争力,究竟在哪儿
2018年01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星球大战8》全球票房达到12.65亿美元,成为2017年票房最高的影片,且挤进了影史票房的前十名,“星战”系列所有影片总票房超过90亿美元。但在国内,《星战8》的票房却不如国产商业片《前任3》,一时间引发了不少话题。

  “星战”系列开发40年
故事摇摆缺乏统一性

  第一部“星战”系列影片于1977年上映,经过40多年的积累与开发,“星战”系列已经拍摄了十余部影片,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虚拟科幻宇宙。其实,自从2002年迪士尼收购卢卡斯影业后,“星战”故事便迈入“快餐时代”,《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则将迪士尼的商业化、娱乐化体现到了极致。影评人徐元说,迪士尼现在的拍片模式以卖衍生品、开发乐园等销售为目的,让电影变成了“电影院上映的广告片”。在他看来,“星战”故事早应该终结了,现在仍然每年一部新片,是在“剥削剩余价值”。
  星战中文网副站长Freelee则撰文分析,《星战8》暴露了星战系列没有统筹的致命问题:2012年迪士尼收购了卢卡斯影业后,新电影就由“米老鼠”掌握话语权,《星战7》走复古路线,《星战8》玩突破,虽然剧情接上一部,继续讲述遥远的银河系中反抗军对战帝国军的故事,但是整个系列上没有人来保证故事的统一性。
无法连接本土观众
失去了观影代入感

  重启后的“星战”用了两集,也没有构建出一个清晰、独立的故事脉络和世界观,这不仅阻碍了新观众理解星战,也让老粉丝们一头雾水。许多观众觉得《星战8》晦涩难懂、语焉不详,观影门槛太高,引不起共鸣。
  其实在中国,“星战”故事所构建的复杂的宇宙世界,并没有足够成熟的粉丝土壤。影评人方枪枪分析:“‘星战’故事涉及了太多背景人物,如果不是‘星战’粉,根本无法理解和体会电影里的元素。”而就影片本身而言,《星战8》无论是剧情还是特效,也很难再让看多了好莱坞大片的中国观众满意。影评人张宗铅直言,“《星战8》虽燃,但反派通通是纸片人设,正派清一色个人英雄主义,人物塑造不成功。”许多“星战”粉丝还对故事里主角性格的突兀转变、人物形象的空洞感到不满。即便在北美票房大丰收,《星战8》其实也遭到了粉丝的激烈吐槽。
电影的核心竞争力
在于能与观众情感互动

  “中国电影观众群体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现在90后、95后成为观众主体。”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很多年轻观众对早年的星战电影没有印象,也不会想到去补看。“所以《星战8》的剧情和人物关系,对当下的中国观众来说可能感到陌生,那很有代入感。”
  饶曙光坦言,《星战8》在中国的遇冷,与同期的国产电影《前任3:再见前任》的票房爆红相比,说明了很重要的一点,“国产电影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和本土观众情感上的联系。只要能够建立这种情感互动,那么国产电影就能超越好莱坞大片。” 
        本报综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