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同质化竞争,拓展市场空间
2018年04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王杰                   截止到2018年3月,祝甸社区养老院经营刚满一年。作为一家社区医养结合的养老院,如今的入住率已接近70%,但院长苏志伟还在为如何更多地吸引老年人住进养老院而犯愁,因为即便这么高的入住率,也难挡亏本的现实。
  “3月份的收入减去当月支出,稍有盈余;但是按照2017年的年周期来计算,我们是亏损的。”苏志伟称,2017年养老院经营亏损60多万元,“我们一直坚持着,公司有几个股东,别的业务挣到的钱补投到这一块。”苏志伟称,他始终相信养老行业是朝阳产业,谁实力强,谁把服务做好,就能做大,做成品牌。
  “许多市民打电话咨询,先问你是公办的还是民办的。”济南慈爱老年公寓院长张纪元坦言,一提及民办养老院,不少市民便持不信任态度。“有时候光靠我们自己宣传,反而适得其反。政府既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养老行业,相应的扶持政策就应该尽快落地实施。比如,如何提高民办养老院的社会公信力等等。”
  面对上述种种问题,业内人士建议,做强民办养老机构,需要政府部门切实转变观念,落实优惠扶持政策。在办好公办养老机构的同时,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民办养老机构的资金投入,加强机构监督管理。“最终使公办与民办机构通过服务质量的提高而不是所有制的差别,平等地获得政府支持,促进我国养老机构的全面发展。”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张恺悌说。
  此外,张恺悌认为,从当前国内养老形势上来看,民办养老机构在盼望国家政策扶持的同时,需要从自身定位、专业服务及人员培训上寻求突破。可以通过发展看护、保健、康复等专业服务提升民办养老服务能力,避免与公立养老机构同质化竞争,拓展市场空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