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数据平台服务残疾人
高新区精准康复、精准扶贫行动形成特色
2018年06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6月8日,济南市残联调研高新区。
     为推动济南高新区残疾人事业的健康发展,6月8日,济南市残联对高新区残联工作进行调研。记者从调研会上获悉,高新区持证残疾人总数为5900多人,目前,济南高新区在加大残疾人社会保障力度、提升精准康复服务及强化培训促进就业的基础上,正在加强残疾人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把残联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每一名残疾人,实施精准服务。

  文/片 本报记者 修从涛 
通讯员 陈炷响     

高新区持证残疾人5906人
两年发放“两项补贴”2256万

  根据高新区社会事业局统计,截至6月7日,高新区持证残疾人总数为5906人,其中重度2926人、轻度2980人、肢体3495人、听力627人、言语70人、视力505人、智力535人、精神405人、儿童12周岁以下129人,60岁以上老年残疾人2994人。为构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使残疾人基本生活得到稳定的制度性保障,2016年6月,高新区出台了《关于全面建立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实施意见》。
  根据《意见》,高新区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为:低保户的残疾人,不分类别与等级,每人每月450元,非低保户的一、二级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200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不分类别,所有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300元,2016年与2017年两年共发放“两项补贴”2256万元。
进行康复机构网格化建设
开展残疾人就业扶持项目

  加快提升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也是高新区社会保障局残联部门重点开展的重要工作。
  据悉,目前,高新区现有5处街道康复指导站,38处村(社区)康复站,为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济南高新区社会事业局正在进行残疾人康复机构网格化建设,将逐步形成区级康复机构为骨干、街道康复机构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一体化的康复训练服务网络。
  “高新区已经出台了《济南高新区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2017-2020年)》。目前共精准救助残疾儿童52名,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在市级标准的基础上,高新区增加了每人每年5000元的自费训练项目经费,和每人每月200元的送训补助;精神残疾人医疗救助工作,共救助精神残疾人服药219人,住院医疗救助19人,目前正在研究出台新的标准,在市级新标准的基础上1:1配比再次提高标准。”高新区社会事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为帮助一些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高新区还为残疾人开展了相关职业技能培训,自2015年启动首期种羊圈养扶持项目以来,连续开展三期,共辅射带动402户残疾人家庭从业。
建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
实施精准康复和精准扶贫

  此外,高新区社会事业局还将利用信息化手段服务残疾人朋友,特别是为残疾朋友提供就近、便捷、零距离服务,济南高新区社会事业局正在加强残疾人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将通过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把残联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每一名残疾人,密切与残疾人的联系,根据残疾人自身情况,分别制定服务措施和方法,有效搜集残疾人各类需求,对搜集到的信息和残疾人反映的问题,实现需求内容精准,实施服务精准。”相关负责人介绍,利用残疾人服务平台还将设立职业培训课程,实现自主选课、自主培训,鼓励有条件的残疾人通过电子商务,进行网络创业,实现创业带动就业。
  在调研会上,济南市残联对高新区残疾人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认为高新区残疾人帮扶政策实、标准高、力度大;残疾人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具备信息化程度高,潜力巨大,为其他县区残疾人工作开展提供了很好借鉴;精准康复、精准扶贫行动形成了高新特色,助残惠残高新模式成果显著,让残疾人朋友具有更多的“获得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