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将合拍真人真事电影《天路》
以共同建设中巴经济走廊为背景,有望成为展现大国精神的又一力作
2018年06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6月14日讯(记者 潘旭业) 作为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重要活动版块之一,中巴合拍国际经济贸易合作电影《天路》座谈会6月14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为展示改革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辉煌成就,青岛出版集团所属青岛城市传媒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拟与上海爱美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中巴合拍国际经济贸易合作题材电影《天路》。
  《天路》将由著名编辑王海平先生担纲编剧,由《北京爱情故事》出品人李亚平、《红高粱》制片人赵荔联合制片,有望成为展现大国精神的又一重量级作品。《天路》是一部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创作的电影,忠实地记录了中国企业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与巴方共同建设中巴经济走廊、互利共赢、促进地区发展繁荣的历史进程。其中克服困难、排除干扰,化解冲突的剧情也反映了上合组织国家间合作的良好现状,体现了上海精神。电影歌颂了为中巴两国友谊作出重要贡献的中巴企业家、社会活动家,体现了中国与巴基斯坦人民之间互帮互助、和谐友爱的亲密关系。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官员赫娜代表大使先生为项目送上良好祝愿。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主任李奉利表示,影片落地西海岸拍摄,地方将给予大力支持,希望本项目能打造成为中巴两国影视文化合作的典范。青岛出版集团总经理贾庆鹏在座谈中提到,将与影片同步推出电视剧和长篇纪实文学,以电影、电视剧、图书出版的全产业链,推动中巴友谊发展、巩固峰会成果。
  14日,作为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重要活动版块之一的电影合作论坛举行,与会各国的电影界专家学者齐聚,纵论电影合作和发展。国家电影局副局长李国奇表示,中国将与上合组织其他国家积极推动合作拍摄电影,加强电影人才合作,推动电影交流逐步机制化。白俄罗斯文化部电影局局长亚历山大·雷德万称,传统文化在人民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不可估量,电影工作者应该以本国的文化为基础,并保护、遵循人类共同道德,在加强上合组织国家电影合作的同时,各国也需要成立资助民族电影的制度以鼓励电影发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