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是骨骼肌内结节处大量高度异常的敏感小点,并在此处可触摸到一条紧绷的肌带。它最初由美国临床医师JanetTravell于1942年提出,她发现对肌筋膜炎患者骨骼肌膨大结节处进行针刺或缺血性按压时,可产生躯体局部性疼痛或远处牵涉性疼痛,并伴随肌肉的局部抽搐反应。
临床上,骨骼肌疼痛、关节功能受限、肌筋膜炎、肌损伤或疲劳等常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有关,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原因是骨骼肌内有活化的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85%的疼痛门诊患者都涉及到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甚至95%慢性疼痛病人也与此关联。
近10年以来,欧美物理治疗师已逐渐将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技术应用于临床康复、疼痛治疗、运动疲劳恢复、慢性疾病预防等研究领域,并取得了显著性地临床疗效。但在中国,该技术的应用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对其基础理论研究更是非常欠缺。此外,绝大多数骨科、疼痛科、康复科、运动医学科等科室医生对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与针灸穴位之间关系等的认识和理解还存在许多偏颇和误解。
触发点与经络的关系:国内有人总结了255个Simons和Travell提出的触发点与传统腧穴在解剖位置和临床主治的相关性,发现有92%触发点和腧穴在解剖位置上相对应,79.5%的触发点与腧穴在临床主治上相关,76%触发点的牵涉痛范围与其对应腧穴所在的经络走向一致;但是,在临床工作中由于针刺中医穴位不会产生肌肉局部抽搐反应,所以触发点无法与中医穴位完全对应。东昌府人民医院中医科李明医师系统学习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技术后,结合中医针灸疗法的特点,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西为中用,中西医结合的新疗法,先后为多名颈肩腰腿痛患者施以治疗,患者普遍表示一次治疗即可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