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摔倒路边,路人都来搭把手
送开水、抹碘酒,还把人送上公交车
2016年11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为老人伤处涂抹上碘酒。
  扶起老人,给老人接来热水。
  大家一起送老人上车。(图片均由耿国峰拍摄)
     11月6日上午,在泰安齐鲁银座附近的路边,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太太突然摔倒在路边,磕破了头,嘴里有很多血。路人看见后纷纷上前,有的帮老人接热水漱口,有的帮老人涂碘酒,还有人从旁边商店搬来椅子让老人坐下休息……一直到老人坐上公交车,都有人照料。 

  本报记者 杨璐      

老人从摔倒到离开
身边一直有人照顾

  “能接杯热水吗?路边有人摔伤了!”6日10:20,齐鲁银座附近的自由马服饰店老板耿国峰正在店里忙活,忽然一个40多岁、身穿黑色棉服的男子匆匆闯进店内。耿国峰连忙和男子接好热水后一起出门,才发现门口的马路上已经围了一群人,大家围着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太太。大家着急地问老人:“要不要紧?需不需要打120?”老人面色发黄,显然受了惊吓。她身边有个塑料袋,里面有蔬菜和肉。 
  老人称,她已经78岁了,是出来买菜的。因为家里有人需要她照顾,所以走得急了点,不小心摔了一跤。耿先生告诉记者,老人像是往前趴倒在了地上,额头上鼓起很大一个包,眼睛旁边流了很多血,嘴巴也磕伤了,嘴里还有血渍。耿先生的服装店里正好有碘酒和棉棒,他赶紧拿出来,穿黑色棉服的宋先生细心地帮老人涂抹上碘酒。 
  在老人旁边还有一位戴眼镜的男子,他和妻子以及上初中的女儿经过这里,看见老人摔倒,连忙安顿好女儿,和妻子一起扶着老人。因为老人摔倒的地方是在马路边上,周围车流密集,很危险。戴眼镜的男子就和妻子一起把老人扶到人行道边的马路牙子上坐着。
  看着老人年纪大了,坐在冰冷的马路牙子上,耿国峰又连忙让人从店里搬来一把帆布椅子。在椅子上,老人坐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她提出要回家,说自己家住在2路车直达的地方,很方便。大家听了都不放心。耿国峰说,自己有车,想把老人送到附近的煤炭疗养院检查一下。还有市民提出可以开车把老人送回家,老人都一一谢绝了,也不让周围的好心人给她的儿女打电话,说孩子工作忙,怕给他们添麻烦。大家看老人坐了一会儿,脸色缓过来了,神志也清醒,就同意让老人自己坐公交车回家。 
  这些好心人把帆布椅子搬到公交站台,让老人坐着等公交。在等车期间,老人一直有人照料。2路车来后,照顾老人的市民又跟司机说明情况,请司机照顾好老人,然后才离开。 
问谁先伸的援手
大家都说不是自己

  耿国峰在泰安经营一家服装小店,同时也是一个摄影爱好者。在积极帮助老太太的过程中,他随手举起手机,拍下了事情的全过程。 
  耿国峰告诉记者,他当时出门看见这么多人围在老人身边,很感动。他当时想着,一定要把这种正能量传播出去,因为救人的安先生说了一句话:“老人倒了咱们就得扶,要是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 
  耿先生出门时老太太身边已围了一圈人,所以他也不知道谁是最先跑到老太太身边的人。“我问了好几遍,大家都摆摆手一笑了之。但是我觉得,第一个跑到老太太身边的人是我们的榜样,给了我们很多力量。” 

 □相关新闻     
孕妇急救车上生产,医生跪着接生
  11月5日下午3点,胶州的准妈妈葛女士临产,还未来得及到医院,便生在了救护车上。因为情况紧急,胶州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大夫张海艳一直跪在车上帮助葛女士接生,仅过了十分钟,孩子便分娩成功,葛女士母女平安。 
  11月5日下午,胶州市120急救中心接到孕妇葛女士的求救电话,称自己腹痛不止,不知道什么原因。胶州市中心医院产科大夫张海艳立即随救护车前往。十分钟后,救护车接到了葛女士,但是情况却吓了张海艳一跳。“孕妇倒是正常,可是胎儿已经露头,而且胎心非常慢。”张海艳说,当时可以说是千钧一发,孩子能不能保住是未知数。“来不及去医院了,你现在马上就生!”张海艳大声告诉孕妇,随即便在救护车上帮助葛女士接生,由于救护车上空间十分狭小,张海艳只能跪下来。在张大夫的协助下,十分钟后,葛女士的孩子顺利降生,母女平安,此时急救车还没有到达医院。
  “工作五年以来,这还是第一次在救护车上接生。”7日,张海艳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心有余悸,“我不知道当时如果接生过程中遇到危险会怎么样,是不是我要承担责任?但当时来不及多想。”据了解,事发当天上午葛女士到医院产检,医生建议她住院等待分娩,由于葛女士丈夫在外地工作暂时回不来,葛女士家中还有4岁的儿子需要照顾,于是她回家想等丈夫回来后再一同去医院,不料腹中孩子却等不了了,仅过了半天就发生了这惊险一幕。 
  本报记者 刘震
  通讯员 庄笑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