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好政策越需要带着温度落实
2017年12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毛建国
 
  有消息称,环保部已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城市下发《关于请做好散煤综合治理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工作的函》特急文件,提出坚持以保障群众温暖过冬为第一原则,“进入供暖季,凡属没有完工的项目或地方,继续沿用过去的燃煤取暖方式或其他替代方式”。(12月7日人民网)
  此前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保定市曲阳县最低气温一直在零摄氏度以下,有当地小学生家长反映:“当地采暖季已开始近20天,一些乡村小学至今还没有供暖。因为教室里没有供暖,阴面教室还不如院子里暖和。”教室太冷,学生只好在操场跑步取暖,不少学生手脚被冻伤。据曲阳县教育局披露,部分小学没有供暖是因为当地“煤改电”改造工程没有按时完工。
  民生无小事,孩子无小事。面对“学生跑步取暖”,人们普遍为之心疼、为之心急。而其背景,就是进入供暖季以来,山西、陕西、河北等多地出现“煤改气”“煤改电”等工程接续不上的情形。据称,教育部对此高度重视,已要求地方迅速解决中小学供暖问题,“真正把孩子们的冷暖放到心上”。环保部的特急文件,也意味着“民生大于天”,这是对“青黄不接”的“煤改气”“煤改电”的必要纠偏。
  从政策初心上讲,“煤改气”“煤改电”是没有问题的。人民有着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在冬天,面对“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更是有着特别的意义。有关方面早就指出,北方的十面“霾伏”,传统的燃煤是一个重要的污染源。形成绿色的生活方式,以清洁能源替代散煤燃烧取暖,是大势所趋,是方向所在。时代的发展、问题的存在,总需要改变一些习惯。正如人们一直引以为诗意的炊烟已经不适合这个时代一样,散煤燃烧取暖也应该成为过去时。
  应该说,相对于大规模的企业用煤,涉及千家万户的散煤管控难度更大,要想实现“清洁取暖”需要付出很大的气力。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关地方依然摁下启动键,可以看出决心很大。问题的关键是,再好的改革也必须考虑落实问题,越是重要的改革越需要考虑细节问题。环保重要,民生也重要,两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有关方面如果带着感情做事,很容易找到共通点;相反,简单粗暴、急不可耐,甚至只是为了向上级应付交差,那就很容易造成对立。
  姑且把出现“跑步取暖”理解为工作方式问题。在推动一项改革和政策落实过程中,经常听到“不讲条件”“不打折扣”这几个字。确实,推进一项改革,落实一项政策,必须有确保完成的决心,但是,“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绝对不能低估任何一项改革的复杂性,更不能在解决一个问题中再产生一个新的问题。就像现在这样,把环保和民生对立起来,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出现“跑步取暖”,更大的可能还是准备工作没有做好。这种“煤改气”“煤改电”,冻了民身寒了民心,只会影响政策落实。
  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不要忘记为什么出发,都不要忘记“为人民谋幸福”这个初心。从改革初衷上讲,“煤改气”“煤改电”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越是好政策越需要带着温度落实,把问题想在前面,把工作做得充分一点,一定会得到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讲,有温度的取暖改革更容易落地。现在,环保部已经进行了纠偏,希望有关方面好好想想,如何确保一项初衷良好的政策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而不是以牺牲民生、以产生新问题为代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