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还是心存侥幸
2017年12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张泰来 许建立

  截至今年5月1日醉驾入刑6周年,济南市查处的酒司机数量将近30000人。从去年1月份开始,为了提高处罚的震慑作用,济南交警每周都会对近期查处的酒司机进行实名通报。处罚不可谓不严厉,但至今每周仍有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因为酒驾被实名曝光。
  交警查处酒驾的装备越来越高级,战术越来越成熟,酒驾的危害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那为何还有如此之多的驾驶人选择酒驾?
  对此问题,众多的一线交警都把答案指向了侥幸心理。目前,对于酒驾的查处虽然严格,但是仍旧无法保证每一起酒驾都会被查处,这样客观上刺激着驾驶人的侥幸心理。
  细分这些酒司机的心理状态又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酒壮 人胆”。喝酒前也知道不该酒驾,一旦喝了酒就天地之间唯我独大,任谁谁也是不怕,开车更不在话下。曾有一名被吊销驾驶资格后再次驾车被查的老司机,对记者描述自己的心理状态是“开车时也害怕交警查,喝完酒就不怕了”,这可以说是此类驾驶人的真实写照。
  二是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淡薄,不把酒驾处罚当回事。目前,交警部门查到的酒司机主要集中在个体户、自由职业者、民工等群体,与此相对应,酒驾的查处地点也越来越转向城乡接合部、郊区等相对偏远的路段。这些酒司机,往往认为自己驾驶的是摩托车、电动车,不在查处范围内,或者离家很近加个油门就到,或者是一起喝酒的是重要生意伙伴,好兄弟好朋友,不开车送送不能表达心意,总之理由是五花八门。
  三是明知酒驾危害也知道酒后不能开车,但受制于客观条件最终酒驾。今年7月18日,历城交警通报了一起类似案件。驾驶人高某和朋友喝酒,其间喊了代驾。可是,由于酒宴时间太长,最后代驾放弃接单一走了之。高某喝完酒再次找了一个代驾,可是因为喝醉了竟说错了地址,发现地址不对时代驾已经走了。心存侥幸的高某便想开车回家,不料只开了50米左右就撞上了护栏。  

酒驾面临哪些代价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饮酒后驾驶机动车曾经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要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值得一提的是,驾驶证因再次酒驾被吊销后,两年后才能再次考取。另外,重新考取后如果再次酒驾,驾驶证又将再次被吊销。而如果不重新考取就驾车,则属于无证驾驶。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将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直接吊销机动车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考取,还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被判处6个月以内拘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