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规划谋发展,励精图治创规范
本报记者走进济宁市琵琶山中心小学
2018年09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018年9月10日 星期一 编辑:姬生辉 组版:李腾 校对:褚思雨
专题
T24
  本报记者 姬生辉
见习记者 褚思雨

  9月3日,朝阳冉冉升起,济宁市琵琶山中心小学正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之中。这里是学生学习的乐园,是教师成长的家园。1965年建校,琵琶山中心小学至今已经走过了53年的辉煌历程。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师生共同发展”的思想,努力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在教师中大力倡树学习之风,引领教师通过读书交流、教学研讨、培训学习,更新教育理念,启迪教育智慧,提升专业素养,全校师生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学生的学习乐园
教师的成长家园

  玉兰、银杏、丹桂和红花檵木、蔷薇一颗颗植物俯仰生姿,放眼望去,绿色盈满视线,让人心头舒展。走进琵琶山中心小学,整洁的校园使人耳目一新,主体四层的U字型教学楼仿佛张开怀抱迎接师生,架空层设计让校园更加通透宽敞,巧妙的布局,无不彰显出现代与时尚;红白相间的校舍、红黄兰三色廊柱、多种色彩设计,又透露着学校特殊的“雅致”气质。
  济宁市琵琶山中心小学始建于1965年,现拥有宽敞明亮的教学办公楼和功能教室楼,20口标准教室、10个功能教室、1个多功能阶梯教室和校园电视台,设施齐全,环境优雅。在校学生932名, 教师67人。学校先后获山东省创造教育实验先进单位、山东省校园文化先进单位、济宁市规范化学校、济宁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济宁市绿色学校、济宁市卫生先进单位、济宁市依法治校示范校、济宁市后勤管理示范学校、济宁市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济宁市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任城区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师生共同发展”的思想,不断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确立了“以爱为本,和而不同,雅而有致”的办学理念;校训——乐知笃行,儒韵致远;校风——乐新诚朴,和雅精进;教风——精研乐教,修己育雅;学风——乐学好思,博趣蕴雅。以世界眼光和中国灵魂为主线实施“乐·雅”教育,努力让每一位师生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形成人人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持续发展的局面,在发展中享受成长的快乐,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坚持科学管理,抓好常规,抓严细节,抓实过程,力求在常规教育教学和学习生活中,培养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和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立德树人结硕果
师德师风展旗帜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好的教师队伍是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力军。近几年,济宁市琵琶山中心小学注重提高师德素养,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专业能力,深化教育教学创新,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济宁市琵琶山中小学校长史宝华表示,学校始终坚持把师德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把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作为师德建设的核心,制定师德考核方案,坚持每年一次考核。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教育活动,通过教师宣誓、“师德演讲”、“大家访”一系列活动内化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幸福感。
  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学校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师成长理念,制定完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支持教师培训学习,并鼓励教师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开展教研活动,依托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化。如今,学校拥有省级教学能手1人,市级教学能手2人、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1人,运河名师1人、区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15人,多次荣获省、市、区级优质课奖,教师队伍建设结出累累硕果。
特色班级建设
促进学生发展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如何开发设计和营造生动活泼、富有创意的校园活动,进而达到“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的目标,这不仅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门学问。
  “我们将学校教育中心下移,提出特色班级(特色中队)建设的探究课题。通过课题研究,让班级充满活力,形成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班级文化氛围,把班级还给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班级中健康成长,让班级成为学生温馨的家园、成长的乐园。”史宝华说。
  在特色班级建设中,琵琶山中心小学将教育目标的制定与学生养成教育系列方案融为一体,分年级制定详实具体的教育目标,通过教育管理使目标转化为学生的日常行为。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坚持知行统一,把内容和标准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做小、做细、做实,形成体系,贴近生活。初步形成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2+1+1+X”模式。“2”:学校常抓不懈的两个良好习惯——“干干净净每一天,稳稳当当走好步”。第一个“1”:每个年级组每学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一个良好习惯培养教育重点。第二个“1”:每个班级每学期根据年级组目标和班级学生情况,再确定一个良好习惯培养教育重点。“X”:对学生已形成的良好习惯的巩固,促使学生天天有进步,周周有提高,时时做最好的自己,从而有计划地达成学校制定的育人目标。
  “一班一品牌,班班有特色”的特色班级建设,拓宽了学校教育管理的途径,创新班级管理的新模式,使学生在特定的班级文化熏陶和浸润下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风貌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以特色班级建设,促进教师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专业素质、道德修养提升,达到以爱育爱,凸显教育特色,为构建特色学校打下坚实基础。
素质教育促成长
特色活动添光彩

  特色班级文化、特色社团、特色校本课程建设,给师生搭建了成长、展示的舞台,优雅的环境文化熏陶和感染着师生。教师儒雅、学生文雅、气质高雅、环境优雅的现代优质学校正在逐步呈现。  
  学校有少先队以及社团活动的固定场所,设施齐全、特色鲜明。全校范围内成立了科技类、文体类、经典诵读类、社会实践类共四大类20余个社团,各个社团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丰富的社团活动也为学生的业余生活提供了展示自我能力与发挥创造力的舞台。“每个星期五是全校学生最兴奋的一天,这一天被师生们形象地称为‘快乐星期五’。”史宝华说,社团活动以校为单位,全校师生或在功能教室,开展富有创意的手工、实验类活动,或在操场上进行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学校的特色体育项目——跳绳在济宁市中小学比赛中获多项冠军。该项目不仅提升了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协调能力;也通过亲子跳绳比赛,带动家长参与锻炼,形成了“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良好氛围。
  “唱歌、手势操、舞蹈……社团活泼有趣的活动使我了解到许多英美国家的文化风俗,学习英语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荣获“任城区优秀社团”称号的英语之星社团成员孙佳琦高兴地说,自从参加社团以来,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暑假期间参加省级比赛时,还拿到了不错的名次。
  “‘Star Club’英语之星社团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为他们搭建一个自我展示,锻炼成长的平台,目前已有30多位成员。”社团指导教师田盼盼介绍,每周活动以“英美国家的文化风俗”为主题,介绍英美文化,引导学生感受中西方文化差异,为学生们提供了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高度自我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济宁市琵琶山中心小学欢迎你。 本报记者 张清直 摄
  新的的学期,新的开始。 本报记者 张清直 摄
  高标准实验室内,孩子们探究科学的奥秘。 本报记者 张清直 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