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看工行——工行威海分行坚持绿色金融导向 提升动能转化服务质效
2018年10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工商银行威海分行在服务动能转换重点工程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支持真正的“四新”企业,结合威海地区发展特色,优先支持环保、绿色企业,确保助力动能转换工作质效。近期,工行威海分行对全辖融资客户开展环保督察组检查发现问题情况进行了排查,结合日常监测、走访企业和企业所在地辖区环保部门,截至2018年7月末,该行辖内所有公司、小企业融资客户未发生因环保监管政策趋严而导致限产、停产、关闭、参与整改的企业。
  一是坚持绿色金融导向。该行一贯坚持扎实推进、实施“绿色信贷”,严格按照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和银监会发布《绿色信贷指引》等文件精神发展公司客户信贷业务。严把客户准入关,在信贷准入环节即对环境污染和环保不达标企业“一票否决”,促进发展环境友好的新动能;对存量客户,一旦发现存在环境风险隐患,立即要求企业采取整改措施,并取得当地环保部门环保达标证明,对无法达标的企业,将退出融资。2014年以来,工商银行威海分行未发生因环保问题造成贷款投放减少、资产质量下降、形成不良贷款的情况。
  二是贯彻绿色信贷政策。根据工总行制定的年度行业(绿色)信贷政策,该行高度重视加快推进绿色信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贯彻于信贷工作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环境风险识别能力,逐步建立和完善识别环境风险的方法和沟通机制;将节能减排重点工程等确定为我行未来信贷鼓励投放的行业和项目,扩大在全部公司贷款中的比重;将环保评估作为项目融资的必须审查要见,密切关注企业环保依法合规、厂址或项目选址的环境敏感性、污染物排放水平、能耗水平、环境风险管理能力、事故应急救援保障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是强化日常风险排查。针对环保督察,该行为切实防范环保融资风险,对所有可能形成环境污染的客户进行逐户现场排查,积极与当地环保部门沟通联络,加强信息交流,审慎判断当前环保问题对客户经营及我行融资的影响程度,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要求相关支行指定专人搜集环保信息,及时了解企业环保违法问题及所受处罚情况,认真评估客户经营及贷款风险情况,及时制定切实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
工行威海分行启动“工银普惠行”主题活动
  9月26日,中国工商银行在北京举办“工银普惠行”主题活动启动会。此次启动会通过视频形式同步开至全国各地市分行,动员全行分支机构广泛开展小微金融“三联动”“三走进”活动,进一步聚合更多力量共建普惠金融生态圈。威海分行邀请监管部门和小微企业代表共同参加此次活动。
  发展普惠金融既是商业银行的大局和责任,也是市场和机遇;既是服务本源的体现,也是战略转型的方向。目前工行在一级分行层面均已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在全国成立了约230家小微中心,累计服务小微客户超过百万户,投放小微贷款9万多亿元。启动会上,发布了工行基于“一个平台、三大产品体系”的普惠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其中,“一个平台”是指集“便捷开户、公私联动、财务管理、理财融资、小微e管”等五大功能为一体的“工银小微金融服务平台”,可以为小微客户提供一站式的综合金融服务。以便捷开户为例,通过“线上预约、线下面签”的便捷开户新模式,客户仅需到店一次,半小时即可完成开户与基础业务的一站式办理。
  工商银行威海分行将以此为契机支持普惠金融,促进实体经济不断向高质量发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