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小细节城市大文明
一位居委会主任的创卫心得
2015年07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表面文章、形式主义根本站不住脚,关键还要看平时行动。”历下区解放路街道历山路社区居委会主任董继红认为,要想让家园长期整洁如新,关键要靠大家伙儿。取得居民的理解、支持,这里面凝聚着点点滴滴的智慧和努力。

本报见习记者 范佳      
  亲自带头干活,取得居民理解
  “今年的创卫工作要轻松很多,一方面居民的卫生观念增强了,另一方面之前打下了很好的环境卫生基础。”但谈起最初创卫工作的开展,董继红坦言,这个工作要付出点点滴滴的努力,第一关就是取得居民的理解,让大家把心敞开。
  “并不是在楼底下一喊打扫卫生了,大家伙儿就会纷纷响应的。”董继红说,现在居民的维权意识都很强,绝对不能强制,而要相互理解和沟通。“一开始,有些居民安于现状,认为在楼道里堆放杂物没什么不妥。而且各户之间存在观望心理,101室收拾了堆放在外的杂物,102室却不收拾,101室就会有意见。所以,要做就要做得彻底。”
  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扛着扫帚、拖把,把楼道擦得焕然一新,居民们尝到了甜头,感觉到了清爽,反而不愿意再乱放杂物了。东舍坊居民王秀华感慨:“大夏天的这么热,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也不叫我们,就悄悄地在楼道里干起来,把楼道打扫得这么亮堂。我们看到了很感动,也主动加入了进来。”
  除了楼道卫生,治理门头房占道经营也花了董继红不少心思。首先她挨家发了一封信告知,取得居民们的初步理解。
  “不少小门头房的经营者不是本地人,和我们交流时不说普通话,说的方言我们听不懂,心里真着急啊,但是也要耐下心来,一点点做工作。”董继红总结的方法就是先易后难,先从开门头房的本社区居民开始做工作。
  门头房经营者间也存在攀比观望心理,他们难免有疑问:“为什么只让我把堆在外面的东西收进去,不让其他家收进去?”这时,董继红会告知因为他们店讲文明,讲诚信,能够以身作则。
  董继红的心得是:“人都是善良的,对方做得不好的时候不要直接指出来,而是采取聊天的方式,不让他们有抵触心理。等到大多数人都做好的时候,做得不好的人也就不好意思露头了。大环境规范了就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越来越好。而且要培养居民的民主习惯,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大家商量着来。”
发动居民力量,培养环保意识
  “仅靠我们几个工作人员,哪能忙得过来?要想小区长期美下去,还是要靠居民平时维护。”董继红介绍,志愿者在美化社区环境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历山路社区的志愿者队伍由来已久,近两年来更加系统规范起来。社区志愿者主要是老年人,目前已经有60人。此外,社区还与山东大学合作,每年有200名大学生志愿者来社区实践服务。
  董继红认为,通过身边人感染身边人,比居委会做工作效果要好得多。邻里之间,拉家常时说一句:“你看这门口这么脏,打扫打扫吧,大家都受益,多好啊。”邻居听起来更容易接受。
  如何调动起志愿者的积极性,董继红也有自己的想法。“小区里有很多老年人很热心,他们总说‘反正在家里也没事,出来转转,打扫打扫卫生,就当锻炼身体了’。其实他们在家里看电视更舒服,他们这么支持我们的工作,是因为居委会和大家伙儿建立了感情。”
  董继红来历山路社区当居委会主任仅半年,已经和社区居民打成了一片。她平时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里面记录着居委会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以及社区里各个楼道及居民的情况。遇到问题或者特殊居民,她都会及时记录下来。
  按照工作日程,她下午5点就可以下班回家了。但她常常忙到7点才往家走。下班后,她往往拿着马扎往居民堆里一坐,就家长里短地拉起呱来,渐渐地围上来很多居民,谈笑间彼此的信任和联系就建立了起来。
  “除了发动志愿者,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很重要。”有件事给董继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天,在小区广场上,一位妈妈随手将擦了鼻涕的纸巾扔到了地上。她还在上幼儿园的女儿忙跑过去,逼着她把纸巾捡起来扔进垃圾桶里。
  董继红担心,如果这位家长多次随地乱扔垃圾,孩子的环保意识就淡薄了。这个暑假,她计划把社区的孩子们聚集起来开展环保活动,让环保的观念一直延续下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