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济南公交:我们身边有群“雷锋”
2015年07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雷锋车队规模越来越壮大。
  公交职工看望慰问南部贫困儿童。
  公交驾驶员看望慰问孤独症儿童。
     本报通讯员 赵东云 
  人美,行业才美。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当最美融入队伍建设,产生的聚变是人心的凝聚,引导从业者立足岗位、真诚服务,增强责任心与归属感,在付出与奉献中收获尊重、提升自我。
从12个人到一群人 雷锋精神凝聚人心
  在济南出租车这个流动的窗口中,穿梭着20名行业标兵。他们穿着整洁统一的服装,车身上张贴着雷锋的头像,以诚信服务无投诉、安全行车零事故为标准,以雷锋同志“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为指导,成为济南市出租车行业一面鲜艳的旗帜,飘扬在美丽的泉城。他们就是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恒通出租公司“雷锋车队”。
  济南公交恒通公司雷锋车队是2000年3月4日由王维真等12名出租车驾驶员自发组织成立的,距今已有15个年头了。虽然队员在更换,但雷锋精神一直在车队当中传承。雷锋车队成立之初就制定了入队标准、营运服务标准和学习例会制度。15年来,车队成员时刻用雷锋精神激励自己,以优质的服务,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和精湛的业务素质为广大乘客服务。
  从最初的13辆到今天的20辆,用雷锋车队现任队长郭泗镇的话说就是“酸甜苦辣啥都有”。雷锋车队成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队员们郑重宣誓:像雷锋同志那样爱憎分明,胸怀博大,充满激情,具有社会责任感,发扬雷锋同志的“螺丝钉”精神,爱岗敬业,诚信服务。“车上面贴着这么明显的标志,行车就得格外规矩,咱得对得起车上的雷锋头像。”郭泗镇说。
  郭泗镇是一名普通的出租汽车驾驶员,他在驾驶员中有较高的个人威信,被誉为有思想的新“的哥”。他对雷锋精神有自己独到的理解:雷锋精神不单纯局限在做好人好事上,雷锋精神已渐渐成为一种社会文化,出租车驾驶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做到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在营运中礼貌待客、遵守交通规则,也是雷锋精神的一种具体体现。
  其实,雷锋车队并不是说天天等着大事儿发生前去帮忙,而是对待每一位乘客,都竭尽所能。每一个微小的努力,都能提升行业素质。郭泗镇说:“每一辆车上的雷锋头像就是我们对乘客的服务承诺”。
  雷锋精神之所以能够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是因为其内涵中包含着友爱、互助与奉献。2002年,车队开展“一帮一”活动,向济南历城区仲宫镇的13名失学儿童捐资助学。15年来,雷锋车队队员拿出个人收入,累计资助贫困学生200余人次。
  春园里社区曾有一位叫做井传山的残疾人,因为一次意外双腿截肢,30年来没有出过家门,终年孤僻抑郁。雷锋车队的队员们知道此事后,主动提出要带井传山去逛一逛济南城。井传山坐在出租车上,围着济南城转了一圈,泉城广场、奥体中心、东部新城都让井传山感叹着济南的变化,他也感动得哭了一路。
  雷锋车队每年高考期间坚持为高考生提供免费接送服务,累计出车一千余辆次,接送考生千余名。“我们做事不是做给其他人看的,不是炫耀自己的,我们是真心真意地帮助他人,真心希望社会和谐。” 

40余个车队建立雷锋车组
  据统计,恒通雷锋车队组建至今,涌现出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等好人好事3000余人次。在他们中间,有拾到数万元现金如数返还失主的好的哥,有悬崖边拽回轻生女的热心人,有置生死于不顾、夜斗歹徒的无畏司机。
  “将雷锋精神在公交行业不断发扬光大,就能使‘窗口’更靓,泉城更美。”为大力弘扬新时期雷锋精神,广泛传播“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济南公交将每年3月定为“学雷锋月”。作为每天运送240多万人次保障市民出行的服务行业,所属各营运公司都建立了“雷锋车队”,40余个车队建立了“雷锋车组”,定期开展活动,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公交出行服务。
  公司在所属各电子车票发售点进行发售学雷锋纪念卡,并从全市200多条公交线路中选取150多条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你让座、我发卡”活动,乘客主动为老幼病残孕让座,就有机会获得1张“学雷锋纪念卡”。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通过让座,体现一种尊重,树立一种文明。近年来,济南公交车上文明行为不断增多,让座现象已经很普遍。3月份是学雷锋月,向主动让座的乘客赠送含有20元钱的公交卡,就是为了对帮助他人的乘客进行肯定和褒奖,倡导大家对特许乘客进行关照,发扬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经过多年的学雷锋实践,雷锋精神已经沉淀到企业的文化里,流淌在员工的血脉中。
  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济南市“公交都市”建设,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市文明办、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启动了“十佳公交线路”、“十佳公交驾驶员”评选活动。2013年1月1日,公交总公司在所属200多条公交线路中,推荐了34条候选公交线路;从近7000名公交驾驶员中推荐了37名候选公交驾驶员参与本次评选活动。
  2014年11月10日,济南公交联合新闻媒体启动了济南第二届“我心目中的十佳百姓‘专职司机’评选活动”。公司从近7000名驾驶员中推荐了30名候选驾驶员参与本次评选活动。
  2015年6月10日,济南公交近7000名驾驶员参加了全市“争当泉城好司机、争做文明济南人”活动,广大公交驾驶员积极争做文明风尚的传播者、文明行为的示范者、文明礼仪的践行者和文明秩序的维护者。

48名公交驾驶员牵手12个贫困娃
  2014年6月9日,历城锦绣川中心小学的12名贫困孩子多了几十个“叔叔”或“阿姨”。济南公交二分公司一队和五队的48名驾驶员和这12名贫困孩子结成了对子,他们将一直资助到孩子们小学毕业,为他们的生活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每到“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城里的孩子们都会收到玩具、新衣服等礼物,但对于锦绣川中心小学的12名贫困孩子来说,这些礼物都太过奢侈。不久前的一次南山旅游,拉近了济南公交二分公司驾驶员们与南山贫困儿童的距离。当时驾驶员常皓、李学慧带着自己的家人在南部山区游玩,当他们手中的矿泉水喝完,正想丢掉空瓶时,一个拎着塑料袋的小男孩伸着脏兮兮的小手索要空瓶。
  “孩子也就十多岁,身材挺瘦小,眼巴巴看着我说‘叔叔,给我吧’。”常皓说,他看到孩子拿到瓶子蹦蹦跳跳地消失在人群之中。“那一瞬间心里挺难过,城里这么大的孩子都被爸妈当宝贝一样宠着呢。”
  后来,常皓到附近餐馆吃饭时了解到,捡瓶子的孩子是锦绣川中心小学的学生,家境特别贫苦,孩子有时跑出来捡瓶子卖点钱。
  这次偶然的经历让孩子才4岁的常皓好几天茶饭不思。“俺们都是工薪阶层,钱也不多,就想着能伸把手帮帮他们。”常皓将这种想法反映给了车队领导,也得到了其他公交驾驶员的积极响应。
  “南部山区有不少孩子家庭贫困,我们48个人的力量有限,能帮助一个孩子算一个。”常皓说,他期望更多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能加入到他们的行列,让这些贫困孩子也能过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