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我们怎样治肿瘤
——专访毓璜顶医院肿瘤内科
2015年07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孔雨童 通讯员 成修

  乔布斯用一个“苹果”改变了世界,却无法改写自己的命运——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癌症仍旧是人类的世纪难题。但这并不代表这个时代的科学家和医务工作者什么都没有做。上世纪90年代的肠癌患者很多都活不过一年,如今一半多的中晚期患者能存活2年以上。
  “癌症目前已经被归为慢性病的行列,很多癌症都不再是绝症。”烟台毓璜顶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孙萍说。作为山东省区域医疗中心和山东省肿瘤治疗的重点专科,毓璜顶医院正在践行的几个关键词,或许符合了这个时代国内肿瘤治疗的最新、最优方向。
  烟台毓璜顶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孙萍(左三)带领医护人员进行查房。
 关键词:多学科会诊 7个大夫看一个病人
  6月3日,烟台毓璜顶医院病房六楼,一场针对3名乳腺癌病人的多学科会诊正在进行。
  这次会诊的参与者包括了肿瘤内科、乳腺外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等7大科室的专家,会诊持续了一下午,大家对治疗方案讨论热烈。由于其中一名患者肾脏出现问题,肾病科的大夫也参与其中。
  而在2014年之前,一个肿瘤病人的治疗方案往往跟他所入住科室的相关性较大。“比如内科可能优先考虑化疗。”毓璜顶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孙萍介绍说,而目前新入院的肿瘤病人都要先接受这种不同科室医生参与的会诊:影像、病理科大夫要一起明确诊断,再由内科、外科、放疗、介入甚至核医学科的大夫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共同讨论,制定最合理的方案。
  孙萍介绍说,目前的治疗方案在“规范化”的基础上更重视“个体化”,要关注病人的个体差异,比如他的基因表型,有哪些并发症等;其次要有前瞻性和计划性,包含从开始到最终治疗的每一步——这将是一个对肿瘤病人的“全程管理”。
  虽然看似繁琐,但多学科会诊给病人提供了方便,也让治疗少走弯路,更加规范,更加精准。

  烟台毓璜顶医院肿瘤内科学科带头人孙萍教授。
 关键词:临床药理基地 病人可以免费使用最新抗癌药
  2010年,毓璜顶医院成为烟威地区唯一一家临床药理基地,这意味着,这里的肿瘤病人可以提前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用上某些国际最新、国内尚未上市的抗癌药物。
  临床药理基地,就是国家批准的临床药物实验基地。一些药物在进入临床前进行试验时,病人可以入组并使用。目前毓璜顶正在做的,是一种治疗乳腺癌的药物。“这种药物乳腺癌三线以后的病人可以入组。”孙萍说,乳腺癌三线即意味着是晚期乳腺癌病人更换3种以上化疗药物。如果没有新药出现,基本意味着这些病人失去继续化疗的希望,而目前在医院使用的许多病人得益于这种新药,病情得到控制。
  “我们现在参加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使用的一种止吐剂,只要吃一片药,就比以往打各种针的效果都好。”孙萍说。这些新出现的抗癌药,给很多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曙光。除了药效往往优于“老药”,入组治疗的患者用药、治疗甚至来往医院的交通都全部免费。此外,由于目前医院所参加的都是二到四期的临床试验药物,都已经经过了毒性的实验,因此安全性高。
  如今,作为国家药理基地的毓璜顶医院,每年都会有两百到三百名肿瘤患者在毓璜顶医院免费用到新的抗癌试验药物。“由于这些临床实验都遵循国际上最严格的流程,无形中更加规范了我们自身的肿瘤治疗。”孙萍说。

 关键词:分子靶向治疗 只杀癌细胞,不损健康
  2011年,市民王先生因为肺癌住进了毓璜顶医院肿瘤内科。当其家属听到失去手术机会时,已经做好了后事的准备。如今4年过去了,这一切却都没有发生。他每日服用一片药,没有进行化疗。如今,王先生的生活同生病前没什么两样。“刚得病那会儿我连个坡都上不去,现在该上班上班,该钓鱼钓鱼,我自己都觉得挺吃惊的。”到现在,王先生还时常跟孙萍感慨。这种效果得益于他服用了一种靶向药物。“近十年来,靶向药物的出现真正给肿瘤治疗带来了突破。”孙萍说。
  在孙萍的描述里,靶向药物如同导弹一样,精准地摧毁带靶点的癌细胞,不影响健康细胞。因此不会带来化疗那样的不良反应。这枚“生物导弹”在进入人体后,会选择相应的致癌位点来结合,使癌细胞死亡并抑制其生长。
  目前,全世界已经上市的靶向药物有二十多种,还不断有新的靶点发现。它们让一些类似肠癌的肿瘤治愈率明显提高,也让一些类型的肿瘤病人生存期大大延长。但是,大部分靶向药物应用均有一个前提:基因检测。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毓璜顶医院具有很强的前瞻性,2011年,毓璜顶医院就建立起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烟台分中心,这也是国内第四家、烟威地区唯一一家基因检测方面的研究中心。
  “基因检测让靶向药物得以准确使用,也让个体化治疗真正得以实现。”孙萍介绍说,以肺癌为例,在此之前肺癌病人只简单划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使用各自的一套化疗方案。
  但实际上,非小细胞肺癌还可以划分为腺癌、鳞癌、大细胞癌等多种类型。靶向药物出现后,如今的非鳞癌的晚期病人在毓璜顶医院取到病理后,都要进行基因检测。如果检测到EGFR、ALK等基因突变,可能病人只需要每天口服药物就可以控制。
  孙萍说,基因检测护航之下的分子靶向治疗,还给治疗理念带来变革。此前医生们的注意力都在如何杀死、消灭肿瘤,靶向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生长,让患者长期“带瘤生存”。“好比一棵大树生了虫,如果连根拔起,虫是杀死了,但树也活不成了,而如果我们只是修剪它的生虫的枝杈,不让它长,也不会影响树的存活。”
  此外,在肿瘤治疗中,基因检测还可以检测肿瘤患者对一些药物的“承受力”。“比如有病人打某种化疗药物后,会出现致死性腹泻。如果提前进行基因检测,对某些病人就可以减低剂量,这对于肿瘤病人来说十分关键。”
 关键词:生物免疫治疗 用病人自己的血治肿瘤
  作为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模式,生物免疫治疗技术在毓璜顶医院运用得已经十分成熟。近年来,不断有烟威地区的病人在去北京、上海等医院就诊后被推荐回到毓璜顶医院,进行这种类型的治疗。
  与大众耳熟能详的放化疗不同,生物治疗的原理是,将病人的血分离出能够杀死肿瘤细胞的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然后将其培养、扩增后重新输入体内。
  “就如同用病人体内有战斗力的细胞部队进行复制,让它们再回到体内去杀敌。”孙萍介绍说,一般来说肿瘤越小生物治疗的效果越好,由于它没有一般化疗的副作用,已经与手术、放疗、化疗并列成为目前四大治疗癌症的手段。
  在这里,毓璜顶医院的基因检测研究中心再次发挥了作用。目前,毓璜顶医院利用自己的实验室培养、扩增各种细胞,回输给病人,种类全面并且安全性强。
相关链接
  如何获得靶向药物
  毓璜顶医院是烟威地区各种靶向药物的赠药点。由于靶向药物十分昂贵,目前国内一般采用的是病人花钱购买几个疗程之后,就可以享受中华慈善总会的赠药政策。由签字医生签字之后,患者或家属就可以在红十字总会、慈善总会领取赠药。
如何申请未上市的最新抗癌药
  每年毓璜顶医院都会有10组以上的国内国际最新抗癌药物可以实验使用,医生会向住院病人发出通知或在官方微信、网站等平台向大众发布,患者可自愿申请。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医院承接的项目,毓璜顶医院也可以代患者申请“入组”。如在2015年进行的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相关药物实验,烟台恶黑患者同样可以申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