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走出的著名画家——呼盉斋
2015年07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文化资料志资料汇编》中,收有一张拍摄于1956年的老照片,是聊城籍著名画家呼盉(he)斋与当时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的画坛泰斗齐白石的合影。
  照片中,两人并坐在长条沙发上,齐白石清瘦的脸庞下白须飘逸,呼盉斋魁梧的身材衬托着庄重的表情。两人合影时,呼盉斋正担任着齐白石的秘书.
  据古城楼东大街原居民、年近七旬的郑玉忠介绍,呼盉斋的故宅就在楼东大街路北、原东昌府区政府大院(解放前的崔家公馆)东邻,“他家临街门脸房开办着‘聚成山’铜器铺,后面就是住房。呼盉斋的童年、少年时代就在这个院子里生活。”
  据相关资料记载,呼盉斋生于1908年。在他七岁那年,西邻崔家公馆主人与人合资开办了振东书局,地址就在崔家公馆大院对门的南院(也是崔家的)。1930年左右,呼盉斋和一些青少年在振东书局院子里跟着武术师王恒玉习武。1931年,他同篆刻家崔蕴璞、范敬修合作,举办了“三友画展”,开聊城美术作品展览之先河。同年,他考入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
  1933年,在武汉等地遭受水灾时,呼盉斋曾在家乡的火神庙举办个人画展为受灾地区募捐。当时,他创作了百余幅以武汉洪灾为题材的画作,那画中再现的悲惨情景催人泪下,使观展的各界人士踊跃捐款。
  他在上海学习期间,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担任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董事长。呼盉斋请他写了数副对联分送振东书局的长辈和朋友。这时期,他出版了《呼盉斋画集》、《呼盉斋花鸟画集》等著作。
  1936年,呼盉斋在上海毕业,之后到泰安三中任教。1937年抗战爆发,他毅然回到聊城追随范筑先将军抗日,担任聊城政治干部学校教员。聊城沦陷后,他辗转泰安,在中共领导下的六区干部学校任教务员。后到济南等地,以教员身份继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43年被日本宪兵队逮捕。在狱中受尽酷刑,多处伤残,但他坚贞不屈,后经教育界、文化界人士多方营救出狱。
  1945年,任山东南华学院教授,讲授绘画、艺术史、美学。1947年调任齐鲁大学文学系教授。
  1951年后,先后担任上海市沪南文化馆馆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室负责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展览部负责人等职。1955年后,担任过国画大师齐白石的秘书、齐白石纪念馆筹备委员会主任。
  1962年,但任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研究员。这时,他对牙雕、泥塑、制锦等工艺美术进行了研究和创作。
  呼盉斋毕生致力于美术创作、研究和教学,还从事过历代书画、古文物考证鉴赏工作。由于他对中国古代书画的鉴赏颇有见地,郭沫若称他为“真正的鉴赏家”。他多次在北京、上海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和参加李可染、李苦禅等著名画家作品联展。上百件作品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展出。呼盉斋于1966年病逝。
  郑玉忠见过呼盉斋的几幅作品,他赞扬说,呼老的作品构思新颖,用笔洗练,所画动物形神兼备,花鸟栩栩如生,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风格,令人叹为观止。
         (本报记者 杨淑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