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听讲座被骗买巨额保健品
买了没几天,对方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2015年07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聊城6月30日讯(记者 谢晓丽 通讯员 张连福) 近日,聊城市民萧先生参加了一个保健知识讲座,购买了三万元的保健品,购买没几天后,对方便消失了。经消协调查,保健品的企业名称和产品产地都是虚构的,经销商的联系方式也是假的。
  萧先生的女儿向市消协投诉,八十岁的老父亲在聊城市影剧院听老年人保健知识讲座,头一天免费赠送了一些保健品,三天后,讲座结束时,老人家被讲座人员忽悠,一下购买了三万多元的保健品。
  回到家后,老人家向家人叙述了经过,萧女士拿过保健产品一看,上面连基本的标注都没有,比如:产品的主要原(辅)料,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保健作用和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食用方法和适宜的食用量,规格、保质期、保健食品标志等。但在包装盒的显著位置却标明,即服即降血压、降血糖等。萧女士意识到老人家可能上当受骗了。萧先生说,现场共有二十多人购买了保健产品。
  随后,萧女士带着三万多元的保健品赶到影剧院,影剧院已经人去院空,萧女士立即拔打市消协维权电话,但因为萧女士提供的企业名称、产品产地是虚构的,无法提供真实销售商的联系方式,也没有明确的被投诉方,市消协无法受理,建议萧女士立即报警。
  根据市消协统计,2014年以来,有多名老年消费者来电投诉,在东昌湖畔、影剧院内或者人民广场等场所,有一部分人专门打着讲座的旗号,销售保健品。根据统计,市消协基本上每月接到三至五起关于保健品的投诉案件。
  如果您或身边的朋友遇到了此类骗局,请及时向聊城市公安部门报警、聊城市食品药监局12331或者聊城市消费者协会报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