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口镇中学校长教高考生填报志愿
“专业第一,地区第二,学校第三”
本报记者程凌润
2015年07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6月28日,山东省高考生开始第一次填报高考志愿,莱芜很多考生是全家总动员进行网上填报志愿,那么高考志愿应该如何填报呢?曾经帮助200余人填报志愿的莱芜市口镇中学校长何鹍给出了建议:“专业第一,地区第二,学校第三”。记者了解到,高考结束后,何鹍还给部分高考生及家长做了培训。
考生超一本线5分
不敢报一本志愿

  6月28日,莱芜艺术类文科生小蔺在家人陪同下填报了高考志愿。“她今年高考文化课考了427分,比艺术类分数线高出近100分,她填报的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小蔺的姐姐告诉记者,最近一段时间,她妹妹是他们家庭的核心人物,每个人都在为小蔺填报志愿支招,她就拨打各所院校的招生电话咨询历年分数线等问题。
  与小蔺不同的是,莱芜一位理科考生因为只超过一本线5分,在填报志愿选择放弃填报本科一批志愿。“他今年考了567分,只比一本线高5分。”6月29日上午,莱芜市民张先生向本报反映,他儿子小张今年高考成绩超过一本线却不敢报本科一批志愿。“如果报一本院校的话,读一个好专业有点难。”小张是一名理科生,他说他想读物理学专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决定放弃填报本科一批志愿,而是选择填报一所比较好的二本院校。
  “我觉得不管报考什么学校,选择专业必须考虑到以后的就业问题。”市民于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他朋友报考好学校却没有找到好工作的例子,他建议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一个好就业的专业。
填报志愿时,
建议“专业第一”

  俗话说“六分高考、四分填报”,填报志愿是考生步入象牙塔的重要一步。对于高考志愿如何填报,曾经帮助200余人填报志愿的何鹍总结一套经验,他还于近日对部分高三学子及家长进行了志愿填报培训。
  “总的原则是本着‘专业第一、地区第二、学校第三’的思路填报。”何鹍说,专业本身没有好坏,但具体到学生身上却有适合与不适合,在专业填报上,要兼顾考生的兴趣,但本着“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选择更符合大多数家庭和孩子的切身利益。
  何鹍说,具体到专业本身,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业的更新、新技术新产业的不断涌现,有些原来的热门专业已经变成夕阳产业,这样的专业尽量不要报考,比如“十大红、黄牌专业”、教育部公布的“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等;具体到今后就业,要充分考虑就业难易、工作环境、工资薪酬等。
  地区第二就是指考生报考大学驻地的学科产业群,在北、上、广和省会城市,就业机会远大于中小城市,如果考虑到学校的层次和办学特色,这一点也可适当放低。“在同地区的同档次大学中,对专业也要有深入的了解。”何鹍提醒考生及家长要对所报考大学有实质性的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名字上,要对学校的学术能力、就业前景进行综合考虑。
圈定报考学校降20分
为保底学校

  据何鹍介绍,现在市面上一共有大约15种左右的关于报考志愿的书籍,其中王明祥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高考分数线》,通过几年的实践,准确率能达到99%。
  “首先家长和考生一定要明确:大学、专业是算出来的,而不是估摸和猜出来的。”何鹍说,考生先用线差圈定报考学校,一般向下20分作为保底学校,建议调整线差不得有低于10分的年份、最好调整后的线差都超过15分,通过实践来看,达到6分就可报考,但是专业较难保证,这对于那些特别钟情于名牌大学或非某大学不上的学生特别适用。
  同时,考生要用专业难度系数和专业录取平均分选择专业,在难度系数相符的情况下,最近三年有两年超过甚至接近、另一年相差不多就可大胆报考,还要兼顾往年第一志愿投出率、近三年招生计划完成情况、省排名、各年录取情况。
  对于超过录取线分数不多的考生,一般报考近几年投档率不足的院校较把握比较大;如果注重专业,建议第一次一定要填报中外合作专业,如果进档,录取的把握性几乎100%;如果家庭条件不允许,选择下一个批次的王牌专业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如果就是想上好一点的大学,还可考虑理科大学的文科专业或文科大学的理科专业,但是如果不考研,在就业时除了报考公务员外几乎没有任何优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