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女司机的“非空调”作业——
一呆三个小时,浑身湿漉漉的
2015年07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连日来,德州最高气温直逼40℃,而城市交通出行的主力军——公交车仍然行驶在马路上。13日下午时分,记者在德州一中乘上一趟38路公交车,和司机张晨英一起体验了酷暑下公交驾驶员的工作环境。
  面对燥热的天气,张晨英今天听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热死了”。公交车的车窗已经全部打开,顶棚也掀开了一半,但吹进来的风跟热浪似的,浑身都黏糊糊的。当天车内的气温基本在40℃以上,记者上车十来分钟后,已觉得衣服湿漉漉的。而张晨英已经在车里呆了三个多小时。
  三点半左右,市立医院门口,张晨英有几分钟的休息时间。趁着空闲,爱干净的她拿抹布擦车窗、栏杆和座椅,天气炎热,张晨英觉得车窗边被汗渍沾得有些花,一有休息时间她就挨个擦一擦。
  “上一趟发晕,憋得难受。”边说着,张晨英边拿驾驶座旁边的纸巾擦汗,一旁的纸抽盒已经空了。中午一点多,是一天最热的时候,体格好的张晨英也有些受不住了,挨到终点站,跑到树荫下坐了十分钟。记者看了一下发动机温度表,已经到了80℃。
  守着一处巨大的热源,驾驶位附近的栏杆都有些烫手,脚下踩得那块金属质地的地板,被发动机烤得滚烫,丝丝热气透过缝隙从脚下吹出来,有时吹到裸露的脚踝处,能感觉烫了一下,所以张晨英从不穿薄底鞋上班。
  十八年的行驶经历让她练就一身防暑本领,那就是喝热水,靠出汗解暑。不到三个小时,驾驶座旁的热水瓶已经空了。38路公交线路比较长,每一圈下来得110分钟,将近两个小时。记者随车转了一圈后,衣服已经贴在身上,脑袋也有些发晕,而张晨英今天要转四圈才能下班。   本报记者 王明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