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的学生正在上舞蹈课。
课上,老师正在教学生工笔画。
12月中旬,省老年大学将开始新一年的报名,去年老人深冬连夜报名的“盛况”,使其成为焦点。记者通过体验老年大学的一天,了解了“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广场舞、书法、摄影、钢琴,甚至英语和电脑。当然,还有其他的……
文/片 本报记者 陈玮
从广场舞到钢琴
想学啥都有
早上9点的课程,8点刚过,省老年大学的教学楼已经开始熙攘,老人们提着布袋,凑在一起,很容易就熟识起来,相互谈笑着,走上楼梯。
陈萍和陈敏是一对姐妹,换好了舞鞋和练功服,与十几个“老”同学一起,站在镜子前,伴随着音乐,踢腿下腰,她们都已经年过五十,有的甚至将近60岁。
“动作要到位,肩打开,再来一遍!”一个转圈动作,陈敏晃了一下没站稳,不好意思地耸了一下肩。陈萍在后面轻声叫着她回头,示范了一遍。
不像舞蹈教室这样的热闹,在另一个教学楼的二层,66岁的曲鹏程正在毛毡上练着行书。“王羲之《十七帖》中的短钩,转折处很轻盈,不像楷书那么粗重,比如‘来’字。”
在省老年大学,一共有50个专业,从广场舞到钢琴,甚至还有老旦、花鸟研究,每个学生只能报名两门课。曲鹏程刚在一楼上了摄影课。“摄影基础没打牢,掌握不了要领,明年我还想再学一年基础课。”
比起曲鹏程的生疏,工笔山水班的窦连场则是班里的“榜样”,工笔作品在全国获奖。“我之前在老年大学学了十几年的工笔花鸟,现在学山水,多掌握一些技能。”
他拿出了自己的画册。“看,这是我的成果,你觉得怎么样?”窦连场说,每当看到这些,自己就有了自信。“人退休了,老觉得不中用了,现在觉得自己又有了价值!”
但对于更多老年人来说,老年大学在弥补着更重要的东西。
丧子的抑郁
上课治好了
1983年,窦连场从某省直机关单位退了休,他的性格急急火火,说话连着一串很少间断。“我闲不下来,退了休一下子没事干,在家根本坐不住,你让我去哪儿?”自从自己上了省老年大学,一直到现在,已经有21年了。
“很多老年人来到老年大学,就是找点事情做,填补精神空白,不是为了一定要学什么东西。”省老年大学教务处处长傅立民说,有的老人在上课前一天,甚至还会兴奋地睡不着,“这是一种精神寄托。”
在钢琴班上课的张元林,还跟同学们一起出去唱歌,到柳埠水库郊游,每个人都加了QQ、微信,这让他的视野一下子打开了。钢琴老师刘瑜说,有的老人来这里上课,并不学东西,而是喜欢找同学聊天说话。
“老人们应该要走出去,去接触更多的人和社会,丰富精神文化。”傅立民想起一位老人,儿子去世,她天天以泪洗面,长期抑郁。“后来,她被家人送到这里来上课,每天练瑜伽,跟越来越多的人交流,慢慢走出来了。很多抑郁的老年人,都是这么治好的。”
在大学中,老人们以各种方式,获得想要的安慰,但是,这还是一个小世界。
上了21年
还是不想离开
陈萍很满意现在的生活,孩子工作稳定,老人身体健康,下了课还经常跟妹妹一起去逛逛街。最重要的,学会跳舞之后,她在森林公园经常带着很多老人,一起跳广场舞,组织演出,甚至还学会了自己剪辑视频,制作好了给大家发过去。
然而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媒体报道,只有一成老人能报名上省老年大学。“我在其他区学过,没有这里这么系统,老师有事就来不了,有一搭没一搭地学。”
傅立民说,老年人丰富精神生活的平台,专业的并不多,有的区县的老年大学,只有两个房间。“放几架钢琴也就满了,怎么保证老年人的教学?”资金和场地,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所以,21年了,窦连场仍不愿意离开老年大学,这也是很多人的意愿。“离开了,我去哪儿?”
下午的课程结束,老人们也陆续离开学校,12月中旬,省老年大学将开始新一年的招生,他们也将升上一个新的年级。与此前不同,这次招生全部通过网上报名的方式。
虽然将不会出现老人连夜排队的情况,但大多数的老人,仍然会被排斥在这个老年大学的大门之外。“现在很多人的焦点放在失能、高龄老人上面,其实健康的老年人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傅立民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