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新规下 打新基金收益莫期望过高
2015年11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今年上半年的单边牛市中,以打新为主要获利手段的打新基金备受稳健型投资者的追捧。然而,伴随着股市的剧烈震荡,新股发行被迫暂缓,在此背景下,无新可打的打新基金遭到巨额赎回,也一度了淡出投资者的视野。本次IPO的重启,无疑让在“寒冬”中煎熬数月的打新基金看到了苦尽甘来的希望。不过,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游戏规则的改变以及当前市场状况,预计打新基金很难再现上半年的高收益,投资者选择打新基金时,不宜抱有过高的收益预期。
  根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测算,打新基金收益由两部分组成——底仓收益和新股收益,由于今年1到5月份市场的狂热,部分打新基金将底仓股票占资产净值的比例有所放宽,结合6月以前市场平均涨幅达到138%的情况,部分打新基金半年时间就获得了两位数以上的收益。从规模上来看,截至6月30日,打新基金净值规模步入百亿元级别的超过60只,其中有4只基金的规模更突破150亿元大关。
  不过,伴随着本次IPO规则的改变,打新基金或难以再现上半年的高收益。首先,取消预缴款政策,降低了新股申购门槛。海通证券分析师指出,由于新股发行机制将取消网上网下申购预缴款,打新资金成本将大幅下降,申购热情或大幅提高,这将直接导致后续中签率下降。博时基金固定收益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打新收益率由中签率和新股持有期回报率共同决定。上半年股票市场持续上涨,新股回报率一度超过500%,但打新热情高涨,导致新股中签率和打新收益率持续下降。在取消预缴申购资金后,与上半年相比,打新资金的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新股中签率还将进一步下降;同时在目前市场环境下,新股持有期回报率也将有所降低。打新的无风险收益可能显著下降。
  另外,新股的发行价格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原有发行制度下,证监会对发行价格进行了严格的窗口指导,这也是打新成为无风险投资的主要原因。但新的发行体制一旦放开发行价格指导,改为市场化定价,则一二级市场存在的无风险套利空间将大大缩水,从而对打新基金的收益率造成致命打击。有债券分析师认为,在新机制下,小盘股IPO被低估的情况可能大大减弱,打新的一二级套利收益将下滑,打新可能不再是无风险事件,投资者需要承担跌破发行价的风险。针对这种风险,证监会明确表态,新股申购应为投资者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行为。    (中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