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巨野11月16日讯(刘谓磊) 经过近5年的考古发掘,位于江西省南昌市
2015年11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巨野11月16日讯(刘谓磊) 经过近5年的考古发掘,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大塘坪乡观西村,占地约4万平方米的海昏侯巨形大墓,目前仅回廊里就出土上万件价值不菲的各类文物。11月14日上午9时,考古队员正式进入海昏侯墓主椁室,拉开了对这座千年古墓核心区考古发掘的帷幕。在西室又出土了我国迄今为止,最早发现的第一块画有圣人孔子像的漆木屏风等骇世文物。
  据《巨野县志》记载,昌邑国故城遗址,现位于巨野县大谢集镇昌邑集周围。是西汉山阳国、昌邑国的繁华都城。2013年5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元前144年,以昌邑为中心置山阳国,封梁孝王之子刘定为王,从此昌邑城就成为王国之都。
  汉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山阳国改为山阳郡。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改山阳郡为昌邑国。西汉皇帝刘彻,封五子刘髆为昌邑王。刘髆在位十一年,死后其子刘贺5岁继位。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无子嗣,19岁的刘贺被征为帝位,成为大汉第9任皇帝。但因勤政不力,辜负大臣重望,仅做了27天皇帝就被废黜,遣回故地巨野,消去“昌邑王”藩号。元康三年(前63年),刘贺被汉宣帝改封为海昏侯,移居豫章郡(南昌),食邑四千户。并在南昌北60公里处建昌邑城,成为第一代海昏侯。公元前59年,33岁的刘贺病逝。
  初元三年(前46年),汉元帝刘奭又封刘贺的另一个儿子刘代宗为海昏侯,是为海昏釐侯,刘代宗传位给儿子海昏原侯刘保世,刘保世传位给儿子刘会邑。
  公元8年(始建国元年)十二月,王莽代汉建立新朝时,海昏侯国被废除,刘保世被削藩贬为庶民。后来刘秀建立东汉王朝,恢复刘氏天下,刘会邑又被恢复为海昏侯。
  考古专家认为,该墓葬属汉代高等级墓葬,考古价值不亚马王堆。虽然目前还不能确认,墓主人是四代海昏侯的哪一代,但从出土文物的“昌邑食官”、“昌邑九年”及“昌邑十一年”等昌邑元素字样,及其子孙无与可比的王、皇和侯等身份看,墓主很可能是刘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