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线波及到二线城市
近一成受访法官正准备离职
2015年11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从全国来看,韩新民经历并非孤例,近年来,法官辞职的话题屡屡被提及,而辞职反映的各种问题,正是司法改革要解决的。
  据了解,近年来,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开始,陆续有法官离职,之后逐渐波及到二线城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浙江高院院长齐奇表示,浙江每年都有法院人才流失,这几年比较多。“这是案多人少压力太大造成的”。有的法官一年甚至办案二三百件,宁可去其他党政机关;还有一些去当了大企业法律顾问,有的去做了律师。
  7月23日人民法院报一篇名为《如何在司法改革中善待法官》的文章透露,一份法官生存状态调查显示,被调查的2660名法官中有329名法官表示满意或者比较满意,总体满意度占12.37%,感到一般的占30.53%,不太满意的占34.88%,很不满意的占22.22%。57.37%的现任法官认真考虑过想要离开法院,而目前着手进行离职准备的也有9.81%,从没有想过离开法院的法官仅占5.53%。
  法官反映最普遍的五个烦恼分别是工作压力大、看不到职业前景、经济拮据、职业倦怠以及健康问题,此外还有部分法官被住房困难、没有职业尊荣感、领导干预案件审理、职业保障不足、用人选人不公平、司法环境差等问题困扰。
  是不是司法改革逼走了法官?今年7月,人民日报发文表示,在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无论是跨界人才流动,还是体制内外岗位转换,都是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小怪,更不应设限阻拦。单靠一纸禁令留不住人心。另一方面,“离职潮”背后的制度隐忧,恰恰是司法改革的对象。对离职法官群体的调查访谈显示,压力大、待遇低、保障少、晋升通道狭窄、司法权责不清、职业尊荣感不足,都是促使法官“用脚投票”的主要因素。而推进法官员额制改革所要着力解决的,其实正是上述问题。
   本报记者 马云云 整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