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山路社区首届十佳“孝老爱亲和谐家庭”评选揭晓
身边的感动,更能影响你我他
2015年11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片 本报记者 许建立 张九龙
通讯员 孙少萍

  近日,历山路社区首届十佳“孝老爱亲和谐家庭”评选揭晓,王福勇等十一人获奖。他们是大家身边的普通人,做的是普通事,但是却总能带给我们温暖和感动。十佳和谐家庭的背后,是一个个温暖感人的故事。
  健康、积极、乐观的人带有温度,和这样的人交往能将温暖传递给你,令你感染到那种快乐向上的感觉,让你觉得“活着是一件很值得、很舒服、很有趣的事情”。
  人,就像“飞蛾趋光”,喜欢光明快乐。和这样充满温暖的人交往,你会觉得自己那点不开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环节中的一个小插曲,没什么大不了的。未来还是光明的、有希望的,生活也是很有滋味的。
  他们就是这样一群带着温度的人。
  新闻服务社区,社区记者记录的就是咱居民自己的故事。社区报的这些故事就发生在居民身边,这些人就是居民身边人,这些事就是居民身边事。越真实的东西,就越有激荡人心的力量。这样的好故事,自然入眼、入脑、入心。当然,也就更吸引人、感染人、激励人。
  《解放路大社区》刊发的人物故事,讲述的都是来自社区居民身边的真人、真事,饱含着感人肺腑的真情,篇篇传递的都是实打实的正能量。愿这些带着泥土芬芳的动人故事,将正能量传递给更多人。
  【王福勇】
  事迹介绍:王福勇的母亲2014年冬季由于脑干出血成了植物人,失去了所有意识。同时王福勇的父亲患有心脏病,体力不足以照料老伴,所以照顾二老的重担就都落在了家中唯一的儿子——王福勇的肩上。已过不惑之年的王福勇上有年近古稀的父亲母亲,下有妻子和年幼的儿子,但为了腾出更多的时间照顾年迈的父亲和植物人母亲,他辞去了工作,全身心地照顾父母。每两小时为母亲翻一回身,每天坚持记录母亲的体征变化,给母亲做饭、喂饭,收拾大小便,给母亲更衣换床单……诸如此类的事情对于王福勇来讲已是再平凡不过的小事,他没有怨言,他说“父母养我四十年,我就应当尽心照顾好他们。”
  颁奖词:“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每个人都应继承并发扬光大。百善孝为先,正是你的一颗赤子之心,诠释着孝德的真谛。
  【王观景】
  事迹介绍:“爱”和“孝”对于这个家庭来讲,既是中心,又是精神传承。王观景作为家中的长辈,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感动着家里的子女和晚辈,为他们树立了孝的榜样。在这样一个充满和谐与感恩的家庭里,晚辈们能够深切体会到父母的养育之恩,在成年后对长辈爱戴有加;长辈也对子女深怀感谢之情,因为他们没有辜负老人的期望。这一切的和谐,都源自王观景的尽心尽力。不只在家庭内部号召成员们发扬“爱”与“孝”的精神,同时也在协助社区的工作中发扬孝老爱亲的精神,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就像海蓬一样,默默无言,甘于奉献,既向邻里播撒了爱的阳光,又用平凡而伟大的行动,为家庭成员树立了孝的榜样。
  颁奖词:你是爱的使者,孝的标杆。你的无私,你的光芒,让邻里和家庭之间更加友善、更加互助、更加和谐。
  【于鸣】
  事迹介绍:身为一个大家庭中的小儿子,他从小就备受父母和两位姐姐的关心。他的父亲身为建国前的老党员,在岗时敬业勤恳,退休后拥党爱国,长期以来,引领着整个家庭形成了父慈子孝的和睦氛围。近十年来,于鸣的父母年事已高,生活起居逐渐无法自理,身有残疾的他和姐姐们一起自愿承担起照顾老人起居的责任。从穿衣吃饭到洗澡更衣,从老人的衣食住行到情绪状态,事无巨细,他们都精心对待。他们认为,让老人幸福是身为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老人幸福儿女才能幸福,羊有跪乳恩,鸦有反哺义,动物都明白父母恩情深似海,身为普通人更应尽心照顾老人。真情无限,孝心无价,这是真正的孝老爱亲和谐家庭。
  颁奖词:父母病榻前,他是嘘寒问暖、尽心尽责的孝子,与二位姐姐一起,十几年如一日照料耄耋双亲,父慈子孝,家之福也。
  【杨荣华】
  事迹介绍:这是一个互亲互敬的家庭,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在这个家庭里,有经历过艰苦时光但依旧携手相伴的耄耋老人,有处于志学之年刻苦学习的初中学子,而把老少两代人牵系起来的就是这对结婚15年的夫妻。十几年来他们共同照顾起这个家庭,面对老人,他们将心比心、以心换心;面对孩子,他们谆谆教导、悉心引领。而这对已经携手相伴度过水晶婚的夫妻,在婚后一直都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一如水晶婚那纯澈的含义,夫妻之间很了解,彼此的心向对方敞开,像水晶一样晶莹透明。有家庭的温馨,有友谊的真挚,有亲人的关爱。轰轰烈烈与他们并无太大牵连,沉稳幸福是这个家庭传达给我们的真谛。
  颁奖词:“凤落梧桐梧落凤,珠联壁合壁联珠”。十几年,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家家和谐,人人有爱,我们的世界就充满了爱。
  【丁文利】
  事迹介绍:年逾古稀老夫妻,四朵金花尽孝心。在这个大家庭里,由于二女儿和四女儿两家长期在南方工作居住,大女儿和三女儿两家就主动承担起照顾老夫妻日常起居的责任。虽然有保姆协助照顾老人起居,但他们每天都会准时来到老人家中陪伴、照顾老人,并会亲自下厨,为老人做可口的饭菜。身为子女,他们不仅孝敬好自己的父母,对另一半的父母也照顾周到,让双方的老人都能安享子孙绕膝的幸福晚年生活。而两位老人以身作则,以小家庭的和谐带动起整个单元楼的和睦相处。通过老人的号召,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热心公益事业中,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将小家的和谐互爱扩大到了社区大家庭中。
  颁奖词:播撒关怀润心田,万紫千红春满园。正是他们,解读了人与人之间应有的美好感情,用自己的行动演绎了孝老爱亲的人间佳话。
  【郑军】
  事迹介绍: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而这对于一直尽心照顾父亲的郑军来说,是最不可能出现的情况。在郑军的家庭里,孝道是全家人最大的共识。父亲郑福林老人是大众报业集团的老职工,和老伴在年轻时候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现在老两口都已年过八十,父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尤其是近几年,本身就患有重度老年痴呆症的老人又患上了十二指肠胃病、胆囊炎、胃出血等多种脏器疾病。严重的时候,郑福林老人在ICU里住了近两个月。但在这期间,家中所有成员都合理安排好工作、生活,齐心协力把老人照顾得细致入微。即便在老人被确诊病危时,他依旧能团结起全家人,让老两口都能感受到来自子女的关心。三十多年全家人互敬互爱的生活,使郑军继承了来自父母、家庭的优良品质,期待他能够为这个家庭增光添彩。
  颁奖词:把孝道牢记于心,践行于身,感恩父母,孝老爱亲。父母的恩情比天大、比海深,子女无以回报,唯有认真尽孝。
  【刘德云】
  事迹介绍:在历山路143号宿舍院里,刘德云已经默默照顾了因脑梗复发而丧失意识的公公数年。身为一名护士的她,平日里对人亲切温柔。十年之前,当她的公公汪宝增初次得脑梗塞时,正是由于她身为护士的精心和责任心,老人得到了及时的治疗,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伴随着五年的平安度过,老人的身体一度好转,而后却又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在某一年的夏季,外出散步的公公走失,得到消息的她第一时间便安顿好婆婆,组织全家出动全城寻找了三天才将老人接回家。之后,家中的儿女们便抽出全部的空闲时间陪伴、照顾老人。今年八月底公公脑梗复发,刘德云便把工作之余的全部时间用于照顾毫无意识的公公,再脏再累她也从未有怨言。刘德云说,从刚结婚时,一家人就一直生活在一起,婆媳关系、妯娌关系更是备受赞誉,她从婆婆身上学到了尊老爱幼的优良品质,她会继续传承下去,现在看到儿子认真地照顾着爷爷,她很开心。
  颁奖词:心中有爱,真情无限。你用人间至孝,点亮了人性深处血脉相随的锐光,延续着中华民族孝老爱老的文明华章。
  【张云花】
  事迹介绍:“不是母女,却胜似母女。”—这样的话用来形容郝邵云老人和儿媳张云花,是最合适不过的。张云花和丈夫一直与婆婆生活在一起,当丈夫外出工作时,张云花便在家全心全意照顾婆婆,平时给老人洗衣做饭、陪老人聊天、给老人按摩。而当老人身体不适时,她陪着老人去医院,挂号、交费、取药,都由自己亲力去做。在医生问诊时,她总会仔细向医生询问关于老人身体状况的一切事宜。老人每每谈及自己的儿媳妇,总会乐得合不拢嘴说:“在我们之间看不出婆媳关系来,她就是我的女儿”。这就是张云花,她对老人那种无微不至的关心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颁奖词:她们本来没有血缘关系,但却是不折不扣的亲人,正是她们用自己的真情和付出,演绎了一段不舍亲情。
  【胥明华】
  事迹介绍:俗话说:“家和离不开姑嫂亲。”在东舍坊小区就有这么两姑嫂,十年如一日地照顾着年迈的婆婆。虽然身为儿媳的胥明华与婆婆徐秀珍、小姑朱永洁住在两个单元楼,但她们的情感从来没有分过家。平时她做点好吃的,都会带给老人家去吃;老人家身体不舒服了,姑嫂两人也能够形影不离地照顾着,帮老人拿药,给老人按摩;当老人外出时,她及时地为老人披上外套并不忘叮嘱几句。就是这样的点点滴滴,使每个家庭成员都更加亲密,整个家庭都洋溢着和谐与幸福。邻居们会说,胥明华虽然是儿媳,但更像老人的女儿;与小姑朱永洁虽是姑嫂,却更像姐妹。
  颁奖词:姑嫂齐心,孝行感人。她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耐心,与小姑一起悉心照顾年迈的婆婆,使她乐享幸福晚年。
  【吕新超】
  事迹介绍:当我们谈起尽孝的时候,更多的是谈到“好女儿”、“好儿媳”、“好儿子”。但对于东舍坊东居的张庆春老人来说,在她身边尽孝最多的当数她的女婿——吕新超。岳母的衣食住行、生活起居,看似很平凡的事情,对于吕新超而言他都会细心对待。在岳母的饮食方面,吕新超更是每天都会精心为其搭配好既有营养又适合老人的饭菜,而正是吕新超几年如一日的坚持陪伴,使张庆春老人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吕新超表示,他深知做女婿的责任,他会尽最大努力照顾好老人:“人都有老的时候,善待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晚辈都应该这么做。”
  颁奖词: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吕新超正是将这种好女婿的形象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他在生活中对孝道的演绎,感天动地。
  【曲俊英】
  事迹介绍:八十多岁的母亲身患小脑萎缩、老年痴呆、帕金森病等多种顽疾十余年,父亲又因肺癌急需住院治疗。面对身缠重疾的父母,已经退休的儿媳妇曲俊英深知自己责任的重大。虽然面对如此艰苦的境地,身为儿媳的她没有任何退缩,即便她患腰椎病、肩周炎等多种疾病,即便她的身体一遇阴冷天就会疼痛难忍,她依然毫不犹豫地承担起照顾老母亲的任务,同丈夫、大姐一起撑起了这个家。她每天都重复着诸如按摩、翻身、鼻饲、擦洗身体、换洗衣物床单等繁琐的事情却毫无怨言。现在老母亲的脸色越来越好,这正是曲俊英与丈夫、大姐共同努力和用心付出的结果。生命磨难,磨不掉她的善良;生活艰辛,使她更加坚强。这一切,都缘自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不离不弃,无怨无悔。
  颁奖词:心有真爱,才能默默坚守。曲俊英,你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贤妻良母的最高境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