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后,全市过半暖流清洁化
至2020年,青岛清洁能源供热面积将达1.8亿平方米
2015年11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1月29日讯(记者 赵波) “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增清洁能源供热面积410万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清洁能源供热面积将达到1.8亿平方米,占全市总供热面积的57.4%,年替代标煤207万吨。
  29日,记者从青岛市城市管理局了解到,“十二五”期间,全市完善了供水输配系统调配能力。新建、改造供水管网136.7公里,建设李沧东部供水工程、环湾输水工程。完成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工程7万户,完成二次供水改造工程178处,建设燃气管网436公里,改造安全性能差的燃气灰口铸铁管716公里;新建中石化董家口300万吨LNG接收站一期项目,建成中石油“泰青威”线,重点构建了连接四市、覆盖重点组团的天然气高压管网系统。目前,全市建成天然气管道8360公里,其中天然气高压管道392公里,次高压管道340公里,发展居民天然气用户达到180余万户,中心城区管道燃气气化率86%(市内三区达95%),天然气汽车2万余辆,天然气乡镇覆盖率达到92%,年天然气消费量近10亿立方米,比“十一五”末增长106%。 
  清洁能源供热实现新突破,“十二五”期间,青岛市城市管理局实施蓝海新港城、八大关区域等15项清洁能源供热项目,新增清洁能源供热面积410万平方米,实现年替代标准煤4.7万吨,减排二氧化硫161.7吨、氮氧化物84.1吨。到2020年,全市清洁能源供热面积将达到1.8亿平方米,占总供热面积的57.4%,年替代标煤207万吨。
  以超清洁排放为引领,全面开展燃煤锅炉整治工作,完成50多台燃煤锅炉排烟系统环保改造,改造后的烟气排放比国家标准提高了30%-40%。每年减排二氧化硫5840吨,氮氧化物5880吨。在全国首创将超清洁排放技术引入供热用燃煤锅炉,提高大气质量。建设供热管网3000多公里、换热站950余座,新增供热面积6300多万平方米,新增居民用热户61.7万户,全市供热面积达到1.6亿多平方米。其中,市内三区集中供热面积达到6500多万平米,供热用户达到78万余户,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