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旱后冻,胶州大白菜减产一半
价格较去年同期高出一倍,预计还会继续走高
2015年12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冻在地里的白菜。 刘震 摄
  工人给记者看冻坏的白菜帮。 刘震 摄
     本报12月7日讯(记者 刘震) 11月下旬,一场高强度的降温突然来袭,让原本受干旱影响而减产的胶州大白菜“雪上加霜”。今年在胶州主要的白菜种植区里岔镇和胶莱镇,不少大型合作社的白菜减产近一半。受减产影响,胶州大白菜的价格较去年同期高出了一倍。
  7日上午,记者来到胶州市里岔镇安家沟大白菜种植基地,这里的100多亩大白菜较去年减产了近一半。在一个储藏白菜的仓库里,七八名工人正在整理已经收获的白菜,记者发现,不少白菜已经被冻坏,表面仿佛结了一层冰,工人们只能将这些无法销售的白菜装车拉出去扔掉。“今年白菜遭灾了。”一名工人告诉记者,原本受到干旱影响,预计大白菜会减产20%左右,但没想到11月下旬的一场寒流将没来得及收获的大白菜全“冻”在了地里,“一下子又减产了三成,一半的白菜没了。”
  除了安家沟大白菜种植基地外,里岔镇和胶莱镇的多个大白菜种植基地也遇到了同样的冻灾。里岔镇农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镇有5个百亩以上的大白菜种植基地“遭灾”,受灾较轻的也减产30%以上。同样为胶州白菜主产区的胶莱镇也是这种情况。在胶莱镇的一些白菜地里,不少还没来得及收获的白菜被冻在了地里,已经枯萎腐败,农户也放弃将这些白菜收割回家。
  胶州大白菜研究所所长荆世新告诉记者,小雪前后的那场降温让全国多省的白菜受到不同程度的冻灾,山东半岛地区的灾情相对较小。“11月24日那天的气温是零下8℃,胶州的白菜基本都没收获,都受到了冻害。”荆世新说,受降温影响,河北、河南、鲁西南和苏北的白菜受灾最为严重,有的区域基本绝产。
  受大范围减产的影响,胶州大白菜价格较去年同期翻了一倍,地头批发价从去年的3毛/斤涨到了今年的7毛/斤。“因为今年韩国的白菜也受了灾,出现大幅减产,受其影响,胶州大白菜的价格还会继续上涨。”荆世新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