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袭嫌犯还有第五人
暂不清楚此人在逃还是已死于爆炸
2016年03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3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证券交易所附近,一名男子参加恐袭遇难者悼念活动。 新华/路透
  23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扎芬特姆机场,比利时国王菲利普(中右)和王后玛蒂尔德出席在航站楼外举行的悼念仪式。         新华/路透
  23日,军人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中心街头巡逻。            新华/欧新中文
     比利时和法国媒体24日爆料,布鲁塞尔恐袭嫌疑人可能不止4人,还有至少一人可能直接参与了地铁站的爆炸袭击,暂不清楚这名嫌疑人是在逃还是已死于爆炸。初步调查证实,布鲁塞尔恐袭中3名确认身份的嫌疑人,与去年11月的巴黎连环恐袭存在关联,参与两场袭击的恐怖分子很可能来自同一个团伙。

“白衣男”还在逃,又冒出个“山羊胡”
  根据监控录像和其他证据,比利时警方认定,3名恐怖嫌疑人出现在机场,其中两人发动自杀式炸弹袭击,另外一人逃跑。自杀的两名恐怖嫌疑人分别是易卜拉欣·埃尔-巴克拉维和“炸弹专家”拉什拉维,在逃那人身份不明。易卜拉欣的兄弟哈立德在地铁站发动自杀式袭击。这是目前为止警方已确定的3名恐袭嫌疑人。
  比利时法语区广播电视台、法国《世界报》和商业调频电视台报道,警方最新获得的一段监控录像显示,哈立德出现在地铁站时,他身边还有一名提着一个大旅行包、行踪可疑的年轻男子,这名男子很有可能是他的同伙。报道说,这名男子脸颊凹陷,眉毛粗浓,留着浓密山羊胡。暂不清楚他是否在爆炸中死亡或者像机场“白衣男”一样选择逃跑。
  比利时警方仍在搜查从机场逃跑的“白衣男”的下落。监控录像显示,这名男子身穿淡色衬衫、白色夹克,头戴黑帽子,似乎还戴着眼镜。比利时联邦检察官范莱乌介绍,“白衣男”当时携带着这场袭击中威力最大的炸弹。不过,他并未引爆炸弹,而是在爆炸前逃离了机场。拆弹专家赶往现场后,炸弹因极不稳定而爆炸。不过,这场爆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机场爆炸嫌犯易卜拉欣曾遭土耳其驱逐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称,土耳其去年7月曾书面通知比利时驻土耳其大使馆,说土耳其安全部队去年6月在土叙边境地区逮捕了一名比利时籍极端分子并将其驱逐出境,遗憾的是,比利时政府并没有控制这个人,而此人参与实施了22日布鲁塞尔恐袭。
  一名土耳其官员说,总统埃尔多安口中的这名极端分子正是易卜拉欣。当时“应易卜拉欣的要求”,土耳其将其遣返至荷兰,荷兰当局后来以“缺乏证据”为由将其释放。比利时方面23日也说易卜拉欣当时“只是处于假释的普通罪犯,没有恐怖行为”。另一名土耳其官员爆料,事实上,易卜拉欣被土耳其驱逐过两次,第一次在去年7月,第二次在去年8月。
  土耳其《曙光报》报道,易卜拉欣的兄弟哈立德2014年11月从伊斯坦布尔的阿塔图尔克机场进入土耳其,10天后离境,他在土耳其期间曾被土安全部门监控。

法比恐袭有关联,可能是同一团伙作案
  初步调查证实,布鲁塞尔恐袭中3名确认身份的嫌犯,与去年巴黎连环恐袭存在关联,参与两场袭击的恐怖分子很可能来自同一个团伙。现年25岁的拉什拉维曾为“伊斯兰国”招募人员,擅长制造炸弹。法新社报道,巴黎恐袭中使用的两条爆炸腰带上留有他的DNA。有媒体报道,巴黎恐袭中使用的爆炸物可能均出自拉什拉维之手。法新社援引比利时检方的话报道,拉什拉维2013年2月去过叙利亚。另外,他与阿卜杜勒-萨拉姆关系密切,去年9月,两人一同出现在奥地利与匈牙利边境。
  此外,埃尔-巴克拉维兄弟与阿卜杜勒-萨拉姆之间也存在联系。比利时电视台报道,哈立德上周曾用假名在布鲁塞尔租下一套公寓,警方在追捕行动中突袭了这套公寓,在其中发现了阿卜杜勒-萨拉姆的指纹。在巴黎恐袭发生前,哈立德还曾在比利时南部一套公寓现身,而这里也是阿卜杜勒-萨拉姆与其同伙活动的地方。   综合新华社消息
恐袭频现“亡命兄弟”
  不少媒体注意到,欧洲近年来发生的重大恐怖袭击中,行凶者不仅相互勾连,还多次出现所谓的“亡命兄弟”。
  除埃尔-巴克拉维兄弟,去年1月袭击《查理周刊》巴黎总部的也是一对兄弟:34岁的赛义德·库阿希和32岁的谢里夫·库阿希。同样,参与去年11月巴黎恐袭的也有一对兄弟:哥哥易卜拉欣·阿卜杜勒-萨拉姆实施自杀袭击身亡,弟弟萨拉赫·阿卜杜勒-萨拉姆逃亡4个多月后在比利时落网。
  这种现象究竟是巧合或意外,还是背后存在某种原因?反恐问题专家、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安全与军控研究所所长李伟说,这是当前恐怖活动的一个特点,以家庭、家族为核心,难以被反恐部门发现,隐蔽性强。类似现象相当普遍,比如制造2013年美国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的也是一对兄弟。
  此外,美国《纪事》网络版杂志此前刊登一篇文章指出,在反恐专家看来,恐怖分子通常会与同伙组成一个封闭的小集团,成员可能是兄弟、朋友或邻居。集团成员之间会相互影响和鼓动,导致思想和行为方式趋于极端化,这也为各国反恐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据新华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