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磷虾行业的隐形冠军都经历了些什么?
在中国做火一款保健品有多难
2016年03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保健品行业,国内企业通过砸广告做品牌,国外保健品注重产品研发。一个本土保健品品牌从无到有,水马上就要烧开,但要烧沸,是否要靠来自资本市场提供的薪柴呢?济南极源生物这个南极磷虾油保健品细分市场上的隐形冠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样本。
本报记者 李虎
  空白处的生意没抓住
  2008年,一次偶然机会,生意处于停滞状态的南方商人吴延青从上海极地办公室听说了南极磷虾产业这个概念。商人敏锐的嗅觉让他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当时国内在这个领域还是一片空白。
  南极磷虾广泛分布在南极海域里,是地球上已知蛋白质含量最高的生物之一,被称为仅次于石油、煤炭的全球第三大资源性产业。根据《南极条约》规定,2048年之前,任何国家和组织不允许开采南极地下资源。但各国目前都在抢先争夺有利位置,特别是受条约约束较少的南极磷虾,最容易率先跻身开发利用行列。
  吴延青在朋友帮助下成立了山东科芮尔公司,开始了对南极磷虾的开发利用。刚刚毕业的王娜成为这家公司最早一批员工。王娜说,当时对南极磷虾的认知只是停留在概念上,但对前景充满了期待,因为大家都很认同,南极磷虾是一种有战略价值的资源。
  2009年,即科芮尔成立的第二年,中国正式启动了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国内4大远洋捕捞公司开始赶往南极进行探捕。
  由于国内在该领域还处在空白阶段,捕回来的磷虾如何利用也成了难题。当时国内只有科芮尔一家从事南极磷虾开发利用的企业。2010年3月,时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的海博格“突然”到访,让山东科芮尔正在筹备的当时国内唯一、全球最大的南极磷虾产业园“曝光”。科芮尔声名鹊起,获得南方民间资本青睐,大量热钱涌入,厂房、设备几乎一夜之间到位。
  2012年,科芮尔工厂建成后却无米下锅。受到磷虾捕捞配额影响,当时国内每年磷虾原料供应只有几百吨。为完成订单,科芮尔甚至希望通过竞争对手挪威AKER公司进口200公斤的磷虾油作为原料,但商务部因种种原因未予放行。
  面对重大市场机遇时候,原料问题却无法解决,这对企业而言简直就是灾难,加上资金链断裂,王娜的南极磷虾梦伴随着科芮尔的关门夭折了。
市场机遇再现
  在进行全球范围商业调查后,王娜发现,南极磷虾油作为鱼油升级产品已在国外保健品业被大众普遍接受,而国内还只是停留在原料加工上。王娜判断,保健品市场将会是南极磷虾行业真正的爆发点。
  王娜决定从单纯的磷虾油原料生产商,转型为将南极磷虾油衍生品输出到商业市场的全链条供应商。2014年2月,王娜成立了济南极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了南极磷虾油保健品的研发。
  2015年开始,国内磷虾远洋捕捞开始成熟,每年不光有4万吨虾砖供给,还有3000吨以上的虾粉供应,解决了之前困扰行业发展的原料问题。
  但王娜要面对的困难接踵而至。按照国家规定,新资源食品不能以软胶囊形式销售,由于磷虾油的活性物质高,国内技术无法在南极磷虾油包埋和稳定磷虾油有益成分的重要技术方面有突破,会出现漏油,活性物质不稳定等现象。困难重重下,王娜选择和跨国巨头合作,把产品转换成有合法手续的凝胶糖果。
  产品的升级让王娜除了磷虾原料加工又有了新的收入来源,8年多的坚持让极源生物成了行业内的隐形冠军。
  “目前磷虾油原油和胶囊不仅市场紧缺而且价格稳定,整体行业供不应求,在国外都是被挪威AKER公司或加拿大NKO(海王星)公司等一些保健品巨头垄断。”王娜说,因为国家进口政策原因,国际企业产品暂时无法进入中国市场销售。面对国内万亿级大健康市场,王娜意识到,国内极源生物迎来了一个巨大机遇期。
资本市场成唯一选择
  年初几个月时间,王娜和国内所有大型保健品直销的老总见了面,他们判断一致:南极磷虾油作为高端保健品有极高的价值和非常好的概念,能够打造成为下一个保健品爆品,但价格需要降至原有售价的10%,做低成本低标准低价格产品来配合市场销售。
  “一圈跑下来,很伤心。”国内保健品市场的现状冲淡了王娜的喜悦。更让王娜感到危机的是,国内已经有一些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所谓进口南极磷虾油产品,甚至是假冒伪劣产品开始在市场上销售,很可能会造成消费者的误解,这种误解一旦形成将无法逆转。
  与经销商握手还是放弃,王娜的内心在博弈。“握手的话,每年两三个亿快钱很容易挣,前期投入很快就能变现,但8年坚持变成一个毫无美誉度的产品,定价权也将拱手让人;放弃的话,面临的是大量资金投入研发后无力自建销售体系,产品优势无法发挥,企业发展将面临又一个难题。”
  王娜认为,国内目前还没有从事南极磷虾市场销售开发能力强的综合性公司,后续科研、生产、规划更无专业公司,一般企业即便有资本介入,想要赶上极源生物也需要2年时间。
  这两年的缓冲期无疑是宝贵的。最近几个月,王娜工作重心开始向北京分公司倾斜,因为那里离资本更近。王娜开始了与资本越来越频繁的接触。王娜说,国内保健品的格局正在悄然变化,资本+品牌的模式渐起,极源生物正在积极寻找与资本合作的机会,搭建新的商业模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