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与责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郑怀翠:一位“爱管闲事”的班主任
2016年03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郑怀翠在跟学生交流阅读心得。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作为汇泉小学六年级的一名班主任,郑怀翠深有体会。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30年了我就会做两件事,一是教语文,另一件是跟学生相处,做他们的班主任。”
本报记者 石剑芳   
“管闲事”不仅在课堂
  “我们都知道,家长在对孩子无可奈何的时候,最后一招就是‘我告诉你老师’,对于学生而言,班主任的话更是圣旨。”郑怀翠告诉记者,在她班里小晨人长得非常瘦小,平时看着有气无力的样子,小晨的妈妈向郑怀翠抱怨,孩子每天都吃饭很少,特别是早上。郑怀翠就让家长把他每天吃饭的情况写个小纸条,第二天让小晨拿给她,要是小晨不吃饭,郑怀翠就买来看着他吃。经过一个星期的监督,牛奶、鸡蛋原来基本不动的这些东西,小晨开始吃得津津有味了。
  早上经常会有三四个学生拿着有家长记录的神秘小本子悄悄交给她,做上标记后再让学生带回去。有的是纠正作业拖拉的,有的是纠正坐姿的,有的是纠正晚上睡觉晚的,每一个学生一般都会坚持一个月。“学生都说我爱管闲事,但是我认为教育不仅在课堂。我这种方法,不仅让家长省了心,还让学生纠正了不好的习惯,我觉得这样就值了。”郑怀翠笑着告诉记者。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郑怀翠在班内建立了《自我管理表》,例如将纪律细化成课上、课间、做操、站队、路队5个小目标,每个项目实行百分制,有专门的班干部记载当天的情况。做得好的相应加分,对于违纪的则根据具体情况扣分。一周一小结,一月一大结,让每个学生查缺补漏,培养学生自觉自律的作风和自我管理能力。
  “抓住细节有计划有耐心地去反复强化训练。就拿下午放学来说,我要求学生做好三件事:装书包、捡纸、站队。为了达到快静齐,我实行分步限时训练,刚开始从装书包到站好队要3分钟,我坚持限时训练了2周,现在1分半就能完成。”说起学生的细节教育成果,郑怀翠自信地笑了。
  “最近几年来,我还在班上推行‘自我反思书’。就是要求违纪学生认真写一份违纪反思报告,详细描述自己违纪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过程、结果以及违纪事件中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还要写出改正的办法。”郑怀翠表示,这样的反思书是给学生一个分辨的空间,因为最后的改正办法是学生自己反思的结果,而不是老师的直接命令。学生经过写反思书的缓和过程,情绪得到了发泄,让学生能够理智对待自己所犯的错误,同时还提高了书写能力和语言能力。

做班主任成了习惯
  刚开始做班主任的时候,郑怀翠每天都很忙,但班级的管理效果却不理想。通过向老教师取经、买书、听课培训和查资料等方式,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管理办法。从教30年,做了20余年的班主任,郑怀翠被评为汇泉小学的“金牌班主任”,她所带的班级也被称为“金牌班”。
  “做了二十多年的班主任,管理学生已经成为一种习惯。”郑怀翠说,2013年暑假,自己骑电动车受伤了,整个身体右侧严重擦伤,学校考虑她的身体,那一年她没有做班主任。但是郑怀翠总感觉不习惯,又犯了“管闲事”的毛病,学生有啥事她都关心。次年学校人员调动,郑怀翠又做回了班主任。
  说起从教30年的经历,最触动郑怀翠的场景就是毕业季。看着相处几年的学生离开身边,郑怀翠心里十分不舍。“凡是我教过的学生,一提起名字来我都能清楚地记得他的事。跟学生在一起的时光十分快乐,每天早上听见孩子们的读书声,看见他们茁壮成长,我就知足了。”郑怀翠笑着告诉记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