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寨镇周孟村建设现代化农业示范园
750亩土地将种植有机菜心
2016年03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周孟村的育苗棚 记者 张健 摄
  现代化喷灌装置 记者 张健 摄
  职工宿舍 记者 张健 摄
     近日,记者来到了位于济阳县崔寨镇的周孟村,周孟村位于崔寨镇的南部,紧邻东郊浮桥与G220线,崔寨镇招商引资,在周孟村书记周宪华带领下,村民们整理土地1000亩,建设现代化的农业示范园,本村村民也达到了增收的目的。

  本报记者 张健 通讯员 李世忠            
750亩土地种植有机菜心,预计5月份上市
  4日上午10时,记者来到了位于崔寨镇周孟村以南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在黄河大堤上放眼望去,1000亩土地看不到边。仔细观察会发现,成片的土地被灌溉水管分成了很多的方格,周孟村书记周宪华称,这就是种植有机菜心和芥兰的现代农业园。
  在1000亩的农业示范园的南侧,有三排房子,共70-80间房屋,这里是修建的职工宿舍。有机菜心和芥兰属于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主要市场在大都市和南方地区。公司从南方招聘专人150人左右,种植有机菜心。
  农业园的东南角建设有20个大拱棚,供整个农业园的有机菜心育苗使用,现在育苗棚的建设已经到了收尾阶段,预计近期可以投入生产。“年前南方卖到25元/斤。”周宪华说,菜心属于南方蔬菜,价格较高,北方也能卖到10元/斤左右。
  “工人马上就位,气温回暖了就开始播种。”周宪华说,喷灌区种植菜心的面积预计可以达到750亩,菜心成熟后,直接运往南方各地和几个大城市,预计5月份大批菜心和芥兰可以上市。
  据了解,菜心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和水源,周孟村的农业园紧邻黄河,水资源充足,适合菜心的生长。此外,广东、港澳地区对于菜心的需求量较大,预计今年5月份崔寨周孟村的有机菜心将发往南方市场。

村民不但拿到承包款,还能实现村内就业
  在林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没有来周孟村投资时,39岁的周宪华已经开始和本村的50户农民共同建设了辛迪加农业合作社,当时的想法是搞特色采摘和观光旅游农业,将河滩里的土地更高效地利用起来。
  “原来我们村也一直在搞观光农业。”周宪华说,搞观光农业首先就是要修路,周宪华带领村民修了一条生产路,投资种果树,葡萄树等,最初收到了良好的效益,济南市区的游客来参加采摘的还真不少,为当时村民增收不少。
  “想要进一步发展农家乐旅游,就需要投资。”周宪华说,农业上的投资是最看不到的,而且收益需要一定的时期。正在研究合作社如何发展时,经崔寨镇招商引资,青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来到这片土地进行考察。
  “抓住机会,将土地承包给了青林公司,为村民们带来稳定收益的同时,也提供了就业岗位。”周宪华说,村民们每年每亩地可以拿到850元的租金,而且是旱涝保丰收的。整个农业园区的建设与后期的维护管理等,给当地村民带来了约50个就业岗位。
  在农业园施工现场的民工,是周孟村60岁以上的村民,负责园区清扫以及零工的以本村的50-60岁之间的妇女为主。不少村里年龄较大的闲散人员,现在每天能拿到60元的工资,土地承包以五亩地一户来计算,每年能拿到承包款4250元。

未来还要发展观光采摘游,葡萄园、杨树林都要用起来
  在农业园的北侧,有一块种植葡萄的区域,周宪华说,现在通过承包的形式,村民们可以每年有固定的收入,土地承包了固然好,但还是要发展采摘园,人来得多了,周孟村的发展才更有希望。
  在农业园的东西两侧都是成片的杨树林,周宪华称,原本周孟村的土地也是杨树林为主,村里900多口人,在济南打工的人能占到一半以上。不少村民就将土地种上了树,以便能够专心打工。以后要把村里发展成为集旅游观光和采摘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