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倒六年没钱盖好人捐钱建新房
近200名爱心人捐5万元帮少年建新家
2016年03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志愿者来到王香龙家中。
   文/本报记者 赵松刚 片/本报记者 孙国祥
  2010年夏天,寿光市阁后王村王香龙家的老房子倒塌,一家三口挤在一处10多平米的偏房。三年后父亲因肺癌去世,王香龙和患有脑膜炎后遗症的母亲搬到村民帮助建造的简易板房中生活。 
  王香龙扛起了全部家庭重担,却始终没有荒废学业,如今已经高三的他在班内的成绩依旧名列前茅。今年3月份,一群慕名而来的爱心人士们先后捐助5万余元,打算为王香龙盖一个新家。
  40多年的老房子塌了顶,
母子二人挤在透风的板房

  24日上午9点,记者来到寿光市稻田镇阁后王村,在村子东北角找到了一处已经破败不堪的老房子,完全看不到房子的屋顶,周围的土墙也倒了一大片,根本看不到房子的模样。周围的村民说,这里就是王香龙的家。 
  记者走进了这个只剩下断壁残垣的家。院子里落满了一片片塌下来的砖土瓦块,西侧有一个黑漆漆的十多平米的破房,进入的门口只有一米多高,屋子里放满了垃圾,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阁后王村的村主任王福大告诉记者,王香龙的父亲在世时,他们一家三口在这间小屋里住了三年左右。 
  在这个院子里,唯一一个完好的房子是在南面的一个简易板房,这是阁后王村的村民们为王香龙一家临时搭建的住所,这间房子里也满地是垃圾,甚至找不到一个干净生活物品,屋子很多地方透着风,王香龙和母亲在这里度过了三个冬季。 
  2010年夏天,寿光市稻田镇阁后王村王香龙家已经居住了40多年的老房子发生了倒塌,因为长时间下雨的缘故,房子的屋顶因为年久失修已经难堪重负,一家人只好挪到院子的西屋居住。到现在为止,王香龙家的房子已塌了6年,根本没钱建造新房。 
父亲三年前因癌症去世,
少年一人照顾无法自理的母亲

  2010年王香龙只有12岁,家里一贫如洗,已经到了拿不出一分钱盖房子的地步,王香龙依然坚持学习,在当时的田马联中的初中学校里名列前茅。可是三年后上天又给这个家庭开了一个无法承担的“笑话”:王香龙的父亲因肺癌去世。 
  王香龙的母亲小时候患过脑膜炎,虽然活了下来,可是留下了非常严重的后遗症,基本上失去了生活自理的能力,家庭的全部重担落到了王香龙一人身上。王香龙照顾着母亲,家里的杂务、田里的农活和学校的学业都需要这个少年承担。 
  24日,记者见到了王香龙的母亲王庆美,白发苍苍的老人只会对着记者不停地微笑,却无法用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村主任王福大说,她心里是明白的。 
  承担着全部责任的王香龙,成为村民眼中非常懂事坚强的孩子。背着一个药桶打农药,陪着母亲看病,在家里烧火做饭。如今王香龙已经18岁,就读于寿光现代中学高三年级,还有两个多月就要参加高考,为了不影响王香龙的学业,这次探望的活动并没有通知他回家。 
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陌生人,
募捐5万余元帮助少年盖新家

  在村民的眼里,王香龙是一个内向的少年,很少吐露自己的心声,他的故事虽然感人却一直没有传开。直到最近一段时间,才有人将王香龙家房屋倒塌的情景放到网上,引来了一群爱心人士关注,更多人被王香龙感动而来。 
  24日,一群来自寿光市天平帮扶基金的志愿者慕名而来,他们为王香龙一家送来了一份大礼:以公益募捐方式为王香龙盖一座新房。天平帮扶基金负责人朱天平告诉记者,他们已经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向社会公开募捐,目前已经募捐到爱心款超过5万余元。 
  朱天平说,这批捐款来自社会各界的好心人,其中的一笔捐款是2015年“感动寿光”年度人物陈洪俭捐献的1万元捐款,也有很多不知名人士捐献的小额捐款。天平帮扶基金志愿者将所有募集的善款一一登记在册。 
  这个数字还在增加,已经接近200人伸出了援手,这意味着为王香龙盖新房的爱心行动很快就可以启动。朱天平说,他们这次到王香龙的家中是为了探望王香龙的母亲王庆美,同时也亲自到其家中调查了家里的情况。 
  稻田镇阁后王村村支书王洪雨说,预计今年4月初,他们就可以着手为王香龙盖造一座新房,两三个月以后,王香龙和母亲王庆美就可以搬进新房居住,今年冬天不用担心受冻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