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即将出炉
老城重点区域推行错时停车
2016年03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3月24日讯(记者 李榕 通讯员 望理想) 日前,“德州市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在德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开招标,中标单位将根据德州城市发展编制城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对停车产业化、停车管理与收费、智能化停车系统发展等方面提出相应政策和相关建议,缓解停车难现状。该规划预计5月底正式出炉。
  据悉,到2015年德州市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为12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135.9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10平方米。规划居住用地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和高铁新区;相应的河东新区以各类公共设施和工业用地为主;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城市北部和西部。总体上城市向东重点发展,规划初步形成老城区、河东新区、高铁新区三区发展态势。近期重点建设地区,包括天衢东北物流城、河东新区南部综合服务区、高铁站核心区。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德州市机动车特别是小汽车的数量快速增长,停车设施供给结构严重失调,布局不合理,停车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从而导致停车难、交通拥堵等问题。从市民平日拨打12345市民热线情况看,除了有市民投诉车辆随意停放导致交通堵塞,还有市民反映因小区、公司附近停车位少,公共停车位一车占两位等原因,导致车辆无处停放。而市民反映的道路停车难路段多集中在汽车总站北门门口(东风路)、德城区建设街(建设街小学门前的道路)等处。
  为科学合理地指导城市停车设施建设,合理配置停车资源,德州将编制城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本次规划范围为德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即德州市城市建设用地范围,西起冀鲁省界,东至德州东环路,南起南外环,北至二屯工业园,总建设用地153.13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远景展望至2030年。
  将遵循节约利用资源、设施差别供给、停车需求调控管理等五大原则予以规划。其中,将鼓励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停车设施,推动立体化停车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在城市中心区外围大力发展停车换乘系统;逐步形成配建停车为主、路外停车为辅、占道停车为补充的城市停车格局等。
  此外,将针对老城区范围内重点商业商务地区、大型医院和学校等现状停车供需矛盾突出的重点地区停车设施进行梳理、调查,详细分析供需缺口;提出住宅区与周边商业办公类建筑错时共享利用设施、规范停车收费和秩序管理、使用机械式停车设施、停车诱导设施等措施。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