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成中小学特色课程主流
陶冶情趣增长知识,特色课程获家长学生认可
2016年03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店区湖田小学开展“藏在风筝里的文化”项目学习。  本报通讯员 张娟 摄
     本报记者 樊舒瑜

  一双双小手,将轻薄绢绸、柔韧竹条和斑斓彩笔,“变”成一只只多彩风筝——这是张店区湖田小学“风筝教室”里的一幕。记者了解到,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淄博市大部分学校已将特色实践纳入校本课程,引来学生们的浓厚兴趣。
风筝“飞进” 小学课堂
  24日上午,记者走进张店区湖田小学的美术教室,就看见李亮老师被孩子们团团围在中间,“老师,这个老鹰翅膀怎么画?”“老师,我这个风筝,海豚的颜色对吗?”孩子们叽叽喳喳,用快乐的心情和多彩的笔触描绘他们心目中最喜爱的风筝图案。    据了解,湖田小学的学生们将在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里,通过读古文、学典故、亲手制作风筝,了解风筝为什么会飞等感兴趣的项目开展综合学习。
  “一只风筝包括扎制、裱糊、美化和放飞四个部分,每一步都有学问。”李亮说。“拿制作骨架来说,根据风筝的大小,竹条的长短、厚薄都要精确到毫米,削得薄了不牢固,削得厚风筝太重就飞不起来。”制作风筝能增强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美化和放飞风筝的过程,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审美能力和身体素质。
  “开展风筝课程一方面是弘扬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是为了孩子感受大自然,走出课堂,让孩子远离电脑游戏,接受自然美的熏陶。”张店区湖田小学的老师胡方伟介绍。

孩子在体验过程中增长知识
  记者了解到,为了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目前淄博市大多数学校已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课,把课堂从教室搬到室外,让孩子在体验过程中增长知识。
  “我们学校开设了‘烙葫芦课程’,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烙画技艺、审美情趣,还从中体会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张店区科苑小学的老师孙坦坦介绍,为了不断丰富学生的课程内容,相继开设了国画、陶塑、十字绣、工笔画、印染等学生喜爱的多彩校本课程。
  “为了让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开设了18个学生社团,内容包括3D打印、书法、国际跳棋、国际象棋、合唱、陶艺等。”张店六中的老师张守江介绍。
  “十二生肖特色课程,航模课程等都已纳入校本课程。”临淄区梧台小学的老师甄姣介绍。据了解,目前全市多数学校都涉及了涵盖中华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其中张店七中有书法课程、节日课程,张店区马尚中小学有节气课程、跳绳课程,临淄区齐都镇的桓公小学开设戏曲课等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